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水来了,秋种的用水的难题可以缓解了”,11月12日上午,在古城镇左路社区小柏庄电站渠道一侧,社区书记凡曾波望着从上游驷马山渠道输送来的长江水,连忙拿出相机,留下定格,一边指导周边的群众有序用水。
由于伏旱连秋,据气象部门显示的数据表明,今年秋冬季的降雨量较常年偏少7成左右,为解决镇区范围内部分水库、塘坝蓄水不足、旱情持续的态势,古城镇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及时行动,以“短平快”的方式抢抓时机,全力保障秋种和群众生产生活供水,保障用水安全。
一是发挥“以短见长”的优势,从陈兴灌区、大黄出水口、大史站出水口等逐级压实责任,早部署、早行动、早准备,提前做好抗旱二次供水各项准备工作,抓住有利时机,围绕增加“短途”内部蓄水,强化外部补给水,以点带面全面开展抗旱工作。二是平稳推进。为确保冬小麦、油菜、蔬菜等农作物的秋种工作进度按时完成,镇农技站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各村(社区),做好节水灌溉技术的指导和推广,进一步加快农作物的抢播、抢栽工作,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秋种用水。对沿途能够使用上长江水的村组确定专人负责调度,督促村组全面排查和掌握辖区内库、塘、堰的基本情况,合理制定抗旱计划,把抗旱工作做细做实,重点调节好用水需求。同时,积极引导全镇安全用水。三是坚持高效率、快节奏。针对沿途长江水抵达的区域,实行镇村干部一线指挥、调度,以最快的速度对长江水进行“分流”,尽快帮助群众安种冬小麦、油菜、蔬菜等秋种作物。
(佚名 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