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数据显示,肥东县2019年度1-10月份共核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项民生工程对象3452户7178人,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新增1310户2088人纳入保障范畴,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目标。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这是习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论述。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肥东县充分发挥低保脱贫攻坚兜底作用,在筑牢民生底线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初选关、申报关、清退关,落实“四位一体”监督体系,强化预警机制,实现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民生工程兜底护佑。
一是把好初选关,实行全覆盖、立体式宣传,让群众认得清、了解实。县民政局紧紧依托“阳光村务”微权监督平台,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项民生工程进行全覆盖式宣传,在各乡镇民政所、村(社区)民政窗口和利用各乡镇组织活动、县里举办的宣传活动,如:普法宣传日、扶贫宣传日、宪法宣传日等时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宣传明白纸》10万余份,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政策问题,同时将有关政策及时在网上公示,便于群众及时查询。把2019年城乡低保标准由月579元提高到月602元信息以及政策制度、工作流程、入选条件通过村级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提高透明度,为初选对象提供政策依据。
二是把好申报关,围绕群众调查走访和座谈讨论,明程序、提建议。利用省稽核平台,对申请救助和在册低保家庭的经济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信息核对。同时会同县房产、人社等部门人工信息比对,积极推进县级民政、房产、工商、人社等信息的互联互通,为申报提供信息保障。每一个申报对象户均按照严格程序进行申报,通过围绕群众调查走访和座谈讨论明程序、提建议,进一步夯实申报执行力。截至目前,全县在册城市低保712户1039人,1-10月份累计保障11845人次,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628.34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差530.46元;在册农村低保15523户26503人,1-10月份累计保障275658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11848.6825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差429.83元。全部实现网上申报,全年“阳光公示”,一卡通发放,村干部承诺制,将“小微权力”牢牢地维系在制度之内。
三是严把清退关,建立健全低保对象定期核查长效机制,强执行、阳光行。以约束“小微权力”来助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民生工程兜底保障。以专项督查推进乡镇民政所做到辖区内低保工作“五清楚”,即致贫原因清楚、低保类别清楚、家庭收入清楚、补差金额清楚、家庭住址清楚,掌握保障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等变化,及时将不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清退出保障范围。
四是完善“四位一体”监督体系,对接脱贫攻坚,强化预警机制,公生廉、明生威。坚持在全县335个村居委会的村(居)务公开栏内,长期公示低保信息,设立举报箱,公布监督电话,结合村务监督为和纪委监委督查落实动态巡察。借助“小微权力”平台,长期实施网上公示低保信息,群众可就近现场了解或通过电脑和手机随时查询城乡低保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其次是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对没有劳动能力或暂时无法通过扶贫开发脱贫的困难家庭,全部按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实行“兜底保障”。今年以来,全县共有477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累计发放贫困户农村低保金1577.98万元。三是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家庭成员经济收入情况和财产状况进行信息核对,1-10月,已核对16616户56528人次,发布预警信息12307条,为社会救助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为精准救助提供了执行平台。
(高桢 李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