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www.ahcaiing.com)讯 今年以来,肥东县古城镇通过精心筹划,以提高群众幸福感为前提,全力以赴狠抓民生工程项目落地,通过“六道工序”,让204平方公里的江淮分水岭上处处飘散着民生幸福工程之花的芬芳,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病有所医、农业保障、法律援助、水利助农、四好乡村路等福佑民生的大美景致。
一抓组织保障程序。民生工程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一个坚强的领导团队。为了夯实作风,该镇成立了以镇长李长权为总负责人的民生工程领导组,根据省市下达的民生工程进行分类,确定专人成立项目小组,具体负责环节,按照前期论证、中期评估、后期验收形式,保障到位。
二抓工程序时进度。针对工程类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四好乡村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安饮工程改造、病险水库建设等重点工程,紧跟工程序时进度,注重工程质量,实行“四方会诊”;对于资金类项目,在规范管理程序、畅通发放渠道,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上制定了历史上最为严格的审查审核制度,为资金使用系上保险绳。
三抓入户宣传全覆盖。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街头宣传和“五进”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先后发放民生宣传折页和明白纸12000多份,开设街头宣传50余场次,进村入户4000多人次,营造了民生工程实施的良好舆论宣传氛围。
四抓过程监督把关。建立健全民生工程责任单位“一把手”负责制,镇书记、镇长、人大主席等主要负责人亲自督查,加强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跟踪问效,先后对3处工程建设程序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发放整改通知书,落实过程否决。
五抓科学管理。实行群众代表参与民生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新措施,全程接受群众质询,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举证,对符合实际情况的及时纳入整改范围,落实民主管理,群众当家运行机制。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视察、巡视和舆情监管体系,及时公开公示民生工程项目和实施内容,规范推进各项民生工程。
六抓建后管养。该镇按照“谁建设,谁管护”原则,建立健全已建民生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压实管护责任,在26个村和社区相机配齐26名群众义务监督员,持续发挥民生工程惠民管护同责的功效;镇民生办在完善内业资料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分季度对各类民生工程进行测评打分,进一步提高管护责任人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