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包公是合肥的一张文化名片,包公园则是合肥市包公文化最集中的展示之地,每年举办的包公文化节像一场文化盛宴,让千年前包公的穿越到游客面前,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让包公代表的廉文化也更深入人心。
10月1日,主题为“清心直道 庐州新风”的中国·合肥第十二届包公文化节将在包公园开幕,届时将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将在这里开展,展示包公历史故事,彰显包公精神品格,为游客奉上文化大餐。今年的包公文化节有哪些亮点?
包公穿越而来携众人巡游
10月的包公园开始入秋,园内的自然风光开始换上“秋装”,橙红明黄,十分好看。不过这都抵不上从千年前“穿越”而来的包公,更让游客着迷。
每年的包公文化节上,包公巡游都是保留项目。到了巡游时,包公穿着盛装,在王朝、马汉等随从的簇拥下,沿着包河岸边的道路上巡游,不断地与游客互动。
巡游中的包公似乎没有那么“冷面无情”,意路上总有“粉丝”靠过来,要与包公合影留念,“胆大”的还会拦住包公,要和他握握手,气氛十分融洽。
今年的包公文化节自然也少不了包公巡游这个重要环节,巡游线路会把清风阁、包公墓、浮庄、包公祠等景点串联起来,整条线路的行程大约60至80分钟。
合肥市包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包公在巡游途中将与游客进行充分的互动,但包公在行进的过程中,追随的游客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拥挤和推攘。
多种形式演绎包公的事迹
大家现在知道的包公,很多都是从影视剧里了解到的。在今年的包公文化节上,也安排了一些关于包公的戏剧节目。其中,开幕式上将上演原创情景剧《包公新案》,体现出包公精神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而10月1日至3日,包公主题民俗戏曲联唱将在包公园的浮庄门前小广场上进行,每天将演出1个小时,通过戏曲联唱,如黄梅戏、庐剧、京剧、折子戏等,把包公的故事唱出来,把包公的精神品格唱出来。
10月4日至6日,则有包公木偶戏连续上演,每天3场,每场30分钟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木偶戏演出剧目为“铡美案”,表演嘉宾通过操控精心特制的木偶,并通过幕后配音,把这个故事详细呈现,充分展示包公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精神。
“把的优秀传统艺术形式与包公文化相结合,更能吸引观众的兴趣。”合肥市包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这样可以让包公文化传播得更广。
把自己放进包公主题漫画
除了与“动”的包公互动,包公园还有很多“静”的包公可以来“撩”,这就不得不说 “包公故事展”了。
把包公故事绘作漫画,配上故事梗概,然后把漫画中部分人物的脸部挖空,制作成展板,在包公园里展示。游客只要感兴趣,就可以“钻”进漫画中,把自己变成包公故事的主人翁,然后拍照留念。
因为既有趣味性,又有互动姓,去年包公文化节期间,包公故事展成为游客最喜爱的互动环节之一,因此今年得以保留。不过在去年的4幅漫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幅,把更多的包公故事展示出来,让游客对包公的了解也更加丰满。
游客届时到包公园游玩,还可以与三米高的包公气模拍合照。这个“包公”通体都是黑黑的,但是胖嘟嘟的,又很萌很可爱,合影拍出来,效果很不错。
包家菊种植笔记首次展出
今年包公文化节期间,菊花展在包公园同步进行,数十种、近千盆盛放的菊花,将把包公园的角角落落,都扮得漂漂亮亮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批小朋友种的菊花也将在这里展出,而与菊花一同展出的还有他们们的种菊观察笔记。
原来,今年3月,包公园举办了“我来种种包家菊”的主题活动,招募了20名热爱自然的小朋友,学习培育菊花幼苗,并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待到花开后将把菊花和观察笔记,送回包公园,作为菊花展的一项专题展览内容。
合肥包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这项延续性的活动不仅是包公文化节的一大亮点,更让孩子们懂得了热爱自然、传承传统文化,“包公文化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尤其是小孩子”。
多年来,合肥包公园一直在深挖与包拯相关的历史文化,通过包公文化节等形式,不断开发其旅游观光、文化传承、廉政教育等多重价值,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注脚。
(图为2018年 中国·合肥第十一届包公文化节“包公巡游”活动)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 记者 董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