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忠厚传家宝,家和万事兴。”在肥东县桥头集镇国光村小黄村民组,一位母亲正在教导孩子朗读自家家训。寥寥数语、朗朗上口的字义背后,是对子孙立身处世的期许和教诲。与黄朝金家一样,一同挂上“微家训”牌匾的,还有国光村的其他39个家庭。其中,既有村干部家庭,又有普通村民和贫困户家庭。
镇纪委此次开展的“挂上家训牌,传承好家风”试点工作,正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处缩影,准确对焦了培育清廉家风、弘扬清风正气工作。
征家训,征来“传家宝”。“微家训”试点工作启动后,桥头集镇纪委走访国光村小黄组,积极进行政策宣讲,充分发动群众开展自荐、互荐,畅通微信、QQ、电话等新媒体联系渠道,广泛征集“微家训”标语。最终,小黄村民组有40户家庭入选,收录“团结友善、同心同德、勤俭治家、艰苦创业”“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奉献爱心、给予别人关爱和帮助”等家规家训40条。
晒家训,晒出“管家经”。8月12日下午,顶着“秋老虎”的高温余热,镇纪委在国光村村委主任和小黄村民组组长的带领下,陪同安装工作人员,兵分两路,挨家挨户将40幅崭新的“微家训”牌匾安装到位。“好的家风就是要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就是要孝亲敬老”“我们家一直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要诚实”。看到自家门前的家训牌后,群众也打开了话匣子,从自己的生活感悟,或者从家里长辈的言传身教,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家训家规,分享交流各自的“管家经”。
传家训,传下“好家风”。镇纪委开展“微家训”试点工作,不仅大大加强了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丰富性、亲民性和特色性,更是稳固了基层纪律监察工作的群众基础。家训牌上看似简短的话语,有的是口口相传的人生箴言,有的是有据可依的古法门规,都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思想行为准则,都是大智慧、好传统,更是好家风、安全带、防火墙。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微家训”的意义不在于树形象、搞形式,而是在于留住家风,固本清源,涵养文明乡风,使得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廉洁自律,共绘魅力山镇党群连心、安居乐业、修身齐家的美丽画卷。
(桥头集镇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