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伴随着初夏的阵阵热意,长丰县首届瓜瓜节如约而至,于5月19日在罗塘乡拐集盛大开幕,本次瓜瓜节以“做大香瓜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旨在通过香瓜展示罗塘乡的田园风光、乡土风情,更好的发挥“莓乡小镇,甜瓜之乡”的品牌效应,续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亮点纷呈:百瓜集会展露新颜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在本次瓜瓜节的开幕现场,不仅有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还有巧夺天工的瓜雕表演、亲子游览采摘活动以及长丰特色旅游农特产品展示。届时,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独具特色的文艺演出,还能品尝久负盛名的罗塘香瓜,享受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
在开幕式现场,最受瞩目的当属“百瓜展”了,各式各样的香瓜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大开眼界。“青皮酥”瓜形周正,肉质香甜可口,耐运输,最受客商欢迎;“青香玉”通体翠绿,肉厚多汁,甜脆可口,是香瓜中的佼佼者。;“羊角蜜”瓜如其名,体型纤细,娇俏可爱,市面上难得一见;“火凤凰”表皮通黄,个大饱满,口味与众不同。“江淮蜜”则是近期推广的新品种,表皮浅绿,有网纹,中心橘红,甜而不腻,老少皆宜。随手拿一个香瓜,用两手轻轻一拍,“咔”的一声,瓜裂两瓣,瞬时香气扑鼻,轻轻咬上一口,又脆又甜,唇齿流香。
人才齐聚:甜瓜之乡吸引返乡创业
罗塘乡,位于长丰县的西北边陲,南依千年水道庄墓河,北邻能源城淮南市和县城水家湖,东到淮南铁路线,西连风光秀丽的瓦埠湖。美丽的瓦埠湖孕育了罗塘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源远流长的文化在罗塘大地上留下了楚庄王墓和毕城古遗址等历史痕迹。优美的环境和富饶的物产不仅为罗塘乡赢得了“莓乡小镇,香瓜之乡”的美誉,也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回乡创业。
今年27岁的张小强就是返乡创业中的一员,2016年,张小强大学毕业,在省城的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小强回到了老家拐集,看着一亩亩香瓜从田间地头被打包装车,运往全国各地,张小强的心里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要是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家乡的建设中,对我而言也是一种荣幸。”2017年2月,张小强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回到了老家拐集。在这里,张小强从父亲接过了香瓜地,开始琢磨起香瓜种植的门道。夏天天气热,棚内的温度更是高达40多度,张小强就跟着父亲在棚内劳作,不懂香瓜种植,张小强就去乡里的农民培训班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张小强觉得父亲所坚持的大棚种植仍停留在农业本身,要想在香瓜竞争激烈的罗塘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还需要将传统的农田改造为家庭农场的形式。
靠着在大学里学习的文化产业管理知识,张小强以乡村旅游为支点,将自家的农田整合成了占地数百亩的家庭农场,他给家庭农场取名为“曲辰银新”。“‘曲’和‘辰’是‘农’的繁体字。‘银’和‘新’则来源于我的祖辈和父辈,从祖辈手里接过的香瓜,希望能在我这一辈发扬广大。”张小强说,靠着政策的支持,现在自家的农场里有100多亩香瓜,每年可带来3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香瓜改变了张小强的家庭条件,也让他和这片土地有了更加深厚的联系。作为罗塘乡的一名扶贫专干,张小强的家庭农场里还吸纳了附近几个村镇的贫困户,带领他们一起靠香瓜致富。据了解,目前罗塘乡香瓜种植面积近6000亩,其中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000亩左右。所产香瓜主要供应合肥、淮南等周边大城市,形成了成熟的产业化生产规模。
除了带动农民致富的香瓜,近年来,罗塘乡的农业结构不断调整,特色农业不断增强,罗塘乡紧紧围绕现代农业“310”工程,积极发展瓜果虾产业。依托优势产业,打造草莓示范园9个、田园综合体1个,草莓种植4.2万亩;新建标准化特色蔬菜瓜果标准园基地5个,薄壳山核桃基地1个900亩。抢抓行蓄洪区各项政策机遇,推进庄岗、樊祠、尹集等村适应性农业基地建设,发展各具特色、集中连片的稻虾、毛蟹等4360亩,其中建100亩以上稻虾共养标准化基地22家、千亩稻虾共育基地1处。
罗塘乡还推进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畅天果缘、诚信草莓采摘园、梅元境内瓦埠湖沿线、拐集香瓜采摘在罗塘已逐渐成为休闲旅游去处,未来罗塘在旅游开发方面将依托瓦埠湖原始生态环境,做好沿湖绿化,合理规划旅游路线,“ 2019年我们将举行长丰首届“瓜瓜节”,希望能让旅游成为罗塘的一张名片,努力构建绿色、文化、生态、和谐罗塘。”罗塘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朱纪江表示,未来罗塘有望在206国道两侧打造“万亩百瓜产业采摘长廊”,让香瓜之乡罗塘更好的“走出去”,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喜爱,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政府助力:推进香瓜销售走上正轨
在5月19日的开幕式现场,还有一项令罗塘瓜农们激动人心的签约仪式,那就是罗塘乡香瓜协会会长张香联将于安徽大世界果品有限公司签署销售协议,这也意味着罗塘香瓜在对外销售中进一步打开了门路。
为了让更多的瓜农享受到好的福利,罗塘乡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组织开展信息宣传、人员培训、质量标准认证等服务,全乡共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个、各类农业合作社36个、家庭农场85个、种植大户823户,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7个。此外,罗塘乡还积极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申创品牌,打造农产品标准体系和示范基地,做到生产有规程、质量有监测、技术有服务、产品有保障,切实增强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能力。全乡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注册商标3个。
2018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乡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乡上下围绕乡村振兴,大力开展“项目落地推进年”、“城乡环卫提升年”、“社会治理提升年”三大活动,抓特色、打亮点、强基础、促提升,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2019年,罗塘乡还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对标县城,主动融入,依城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全乡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打造生产兴旺、生态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新罗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