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微小的心愿,在很多人看来微不足道,但这就是留守儿童的梦想。为缓解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生活学习困境,帮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儿童健康发展,近日,合肥经开区社区管理局联合淮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微爱传递,圆梦心愿”爱心志愿帮扶活动。
搭建“微平台”,征集“微心愿”
“微心愿”体现孩子心声,心愿可大可小,从简易轮椅、自行车、手推车到铅笔橡皮,从书包、书本到衣服、鞋子,涉及留守儿童生活的点点滴滴。为提高“微心愿”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工采取公告栏发布通知、入户走访、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在与留守聊天、走访和专干帮助下,广泛征集具体实在、真正需要、可行易行的“微心愿”,并及时将收集到的困难、问题、需求和梦想进行梳理分类,综合评估“微心愿”合理性,确保每一个心愿都是困境儿童最真实的声音、最现实的需求。经过层层把关,最后把征集到的微心愿在合肥经开区社会组织爱心群里发布。“微心愿”一经发布,迅速被各爱心组织及爱心人士“一领而空”。活动启动以来,共收集儿童合理愿望54个,既有“我想要个新书包”这样简单的心愿,也有“因上学路途较远,希望有辆自行车”、“身患残疾,想要一个轮椅出门看看”等心愿。
认领一个心愿,点燃一个梦想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能帮助的人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是一群人来帮忙,那么汇聚起来的能量将是无限的。本次“微心愿”活动选择采取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自愿认领自己能为、愿为的“微心愿”,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5月6日,一名患有脑瘫的困境儿童,他的父亲代替他向社工提出了希望有一辆小推车,可以推着孩子出去走走,不被局限在家里。社工注意到孩子已经9岁,经过查找发现已经没有合适的儿童推车适合孩子使用,社工迅速和孩子所在村的儿童保护专干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再反复和孩子父亲解释确认后,最终将小推车改为了简易轮椅。孩子的“微心愿”一经发布迅速被社会组织认领。
递送“微服务”,圆梦“微心愿”
在将所有爱心物资分配整理好后,5月18日,经开区社区管理局在高刘街道开展了微心愿发放仪式。孩子们各自收到了爱心捐赠物资,视若珍宝地抱在手上。“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以后孩子可以骑车上学了。”一位家长说道。本次活动不仅帮助孩子圆了小小心愿,也拉近了党员干部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更营造了全社会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
爱是希望,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帮助有困难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世界充满爱。
刘海云 杜娟 上次阿红星报 安徽财经网记者 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