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游淮军故里,品地道粑粑,赏民俗文化。4月20日上午9点30分,2019中国·肥西第四届(蒿子)粑粑节暨柿树岗乡全季文化旅游节在柿树岗乡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蒿子粑粑节由肥西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肥西县柿树岗乡委员会、肥西县柿树岗乡人民政府承办,以“游画中柿树 忆醉美乡愁”为主题,以蒿子粑粑为媒介,用民俗文化来待客,当天上午便吸引近4万名游客前来享受舌尖与视觉上的“大餐”。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夏伦平、副局长肖波,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董汪权,肥西县委书记金成俊,县人大主任张俊平 ,县政协主席朱士久 ,县委副书记宣丽玲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旻 ,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胡光喜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成忠 ,县人大副主任曹婕 ,县政府副县长韩斌 ,县政协副主席张立新,以及肥西县委办、县政府办 、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以及柿树岗乡的其他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新安晚报社总编辑刁广冰也出席了开幕式。
柿树岗乡党委书记沈家创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此前,柿树岗乡已连续举办过三届粑粑节,远近闻名,让蒿子粑粑走上了更多人的餐桌。柿树岗乡又有“淮军故里”、“非遗之乡”之称,独特的“一山三水”地理条件,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近年来,肥西县与柿树岗乡立足乡村文明,传承悠久的蒿子粑粑民俗文化、淮军文化、莲湘舞文化,打造“画里乡村,生态柿树”。
活动开幕当天,游客们争相到田野里体验亲手采摘野蒿的乐趣,并在当地农家现场学做蒿子粑粑,当一个个外皮金黄香酥、内里糯韧绵软的蒿子粑粑喷香出锅时,现场的每一个游客都忍不住去尝尝。
蒿子粑粑是一道带着山野气息的美味,是“最春天”的味道,也是“最乡愁”的味道。舌尖的美味还在回味,眼前的民俗文化、非遗文化表演让游客们目不暇接,大饱眼福。
开幕式上,明快活泼的非遗表演莲湘舞、轻松幽默的儿童情景剧表演、原创民俗表演节目门歌《歌唱柿树风光好》引来阵阵掌声。还没过足瘾的游客循着不远处周桥新村的歌声、鼓声,漫步于蒿草飘香、杨柳吐绿的乡间小路,在热闹的柿树小剧场前近距离地观赏非遗莲湘舞《我是幸福的莲湘娃》,以及安徽大鼓、闹花船、碟子舞等民俗文化演出。想把非遗文化“带回家”的游客也兴致高昂,扎堆参加“非遗秀柿树”的活动,跟着莲湘舞、剪纸、糖画等“非遗传人”学习非遗文化技艺。
享受完味觉和视觉的大餐,游客们纷纷来到新街社区蒿子粑粑特色集市寻美味、享乐趣。
“粑粑大胃王”比赛和奖品(粑粑礼盒、本地老母鸡)吸引大量游客,擂台上的各路游客同台比拼,周围观赛游客呐喊助威,现场人声鼎沸。特色集市里,游客们忍不住驻足品尝、购买柿树岗乡的蒿子粑粑、黄桃、无花果、老唐酱干、稻虾等农副产品,以及肥西土特产三河米饺、丰乐酱干、铭传粉折等。为了满足游客需求,当地还专门将蒿子粑粑装制成盒装,当天很快被抢购一空。
活动现场,还有不少游客前往稻虾共养田里体验钓虾,在村落农居里使用传统民俗用具、参与农耕场景复原等活动,还有游客前往古朴雅致的民宿院落里品茶、写生,感受农耕文化、田园风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由新安晚报等长三角省市的主流媒体发起的中国(长三角)青少年研学旅行联盟,在柿树岗乡设立研学基地,构建起涵盖游览、体验、科教、文化等多元项目,实现旅游与文化进一步融合。
“仅3个小时,便售出了十几万个粑粑。”柿树岗乡党委书记沈家创表示,蒿子粑粑节的开展逐渐成为当地人文历史的宣传站、文化遗产的传承地、民俗风情的展示台和乡愁乡情的寄托处,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赋予了乡村旅游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同时,蒿子粑粑产业园的搭建也为柿树岗乡群众,尤其是贫困户增收致富、发展特色农副产业开辟新道路,并吸引众多县内外乡镇加入其中。
近年来,肥西县柿树岗乡积极探索乡村文旅融合新思路,将现有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贯穿到全域旅游发展中,让民间美食——蒿子粑粑走入千家万户,让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传入天南海北,让群众致富发展有了新方式。柿树岗乡文旅产业的兴起更是承载起产业振兴的新期待,构建起乡土文化的新格局。
甘洁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 记者 董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