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 合肥经开区围绕“提标、调档、强服务”总体工作思路,从加大财政投入、规范经办流程、创新管理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建立提档缴费激励机制等方面,打出城乡居保组合拳,实现了参保扩面提档和经办服务水平双提升。根据合肥市人社局统计,该区2018年参保缴费人数36054人,人均缴费水平由去年的167元提升至372元,增幅达123%,位居全市首位。
自2018年起,安徽省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等贫困人口纳入政府代缴范围,该区城乡居保代缴费范围增加到四类,随之,经开区加大财政投入,按较高档次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对于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政府代缴标准由200元调整为300元;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后未再生育夫妻、节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等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政府代缴标准由2000元调整为3000元。政策执行一年来,政府代缴共1866人,代缴参保费共63.81万(低保对象1104人,代缴参保费33.12万元;特困人员65人,代缴参保费1.95万元;计生对象29人,代缴参保费8.7万元;重度残疾人员668人,代缴参保费20.04万元)。
同时,合肥经开区建立参保扩面提档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缴费补贴水平,形成科学合理的梯次缴费补贴机制,促进参保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提高最低缴费档次。自2018年起,该区取消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100元缴费档次,最低缴费档次调整为200元/年,缴费档次由13个调整为12个。二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度。该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双重考核,纳入民生工程考核和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做到目标明确,奖惩明确。对考核合格,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社区委,按每年参保人数每人4元的标准给予工作经费补助,2018年发放奖励资金25.7万元,历年累计发放奖励资金133.25万元。三是鼓励高档次缴费。经开区为提高人均缴费水平,增加个人账户积累,开展了奖励礼品的活动,多缴多补,多缴多奖,对缴费达500元以上的,除享受相应档次的财政补贴,另有食用油等精美礼品奖励,给予参保人员每满500元奖励一桶食用油的举措,大大地激励了群众参保缴费的热情。
据悉,合肥经开区区针对人均缴费水平偏低的现状,专门向省人社厅申请增加了社区经办机构城乡居保信息系统二次缴费功能,通过开展二次缴费的方式提高人均缴费水平,要求申报二次缴费的参保人员当前年度必须已缴费,二次缴费档次应大于当年缴费档次并且不高于档次十三档。通过向群众宣传讲解“二次缴费”政策,给群众算好经济账,实现参保扩面和提档缴费双提升,2018年全区共办理二次缴费业务7964人,二次缴费的成功办理大大提高该区人均缴费水平。
“我今年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以前缴了几年职工养老保险怎么办?白缴了吗?”经开区高刘社区居民程绍满忧心忡忡地的来到社区委,原来,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程绍满在合肥市一企业打工,参加了48个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7964.53元。高刘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其解答了制度衔接政策和办理流程,程绍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未交满15年不符合申报条件,随将其职工保险个人账户7964.53元转入城乡居保个人账户,在城乡居保系统办理待遇核算,现每月领取城乡居保待遇208元。为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同区域间转移问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老农保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合肥经开区依托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和职工养老保险系统,制定经办流程,宣传制度衔接政策,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保障广大参保群众的的权益,解决了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区已办理职工养老和城乡居保关系转移32人,城乡居保区域间关系转移605人,老农保与城乡居保关系转移11139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项领导关心、群众期盼、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经开区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更加规范、便捷、高效的服务,为持续推进城乡居保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许慧娟 邓相君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记者 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