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区从完善体系、加大巡河、强化治理、加强管护、生态修复等方面“五指并用”推进河湖保护工作,有效改善水资源环境,扎实推进水环境生态治理民生工程工作。
一是完善体系。目前,全区河长制体系健全,共设立总河长2名、副总河长1名,区级河长8名,乡级河长181名,村级河长651名,并在颍河、泉河、西湖等19条重点河湖竖立保护公示牌。
二是加大巡河。截至目前,区级河长完成巡河10余人次,对河流所属乡镇街道下达“问题清单”12个,并进行跟踪督办。
三是强化治理。针对黑臭水体加大治理,目前,城区范围内14条黑臭水体治理区域的拆迁工作已完成,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启动乡镇黒臭水体排查治理工作,共排查识别乡镇黒臭水体74条,正在逐步治理中。
四是加强管护。目前,全区12个涉农乡镇均成立了河湖管护专业机构,由其负责日常维护。同时,成立11人的水政监察队伍,配备相机、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加大日常巡查保护。
五是生态修复。 在河湖沿岸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完成沟河塘及县乡村道绿化127.5公里。对境内15条大中型河流、1片湖和3条沟,划定保护红线,防止河湖水域萎缩,河道断面、湖泊容积减少和水质恶化。同时,清除堵坝等阻水障碍,打通“断头河”,拓宽“卡脖河”,恢复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