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池州 > 正文

来安徽过大年 池州茅坦村举行“祭茅镰”仪式

2019-02-04 12:13:31 来源:池州市旅游局   编辑:吴巧薇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墩上街道茅坦村在杜氏宗祠隆重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祭茅镰”仪式。茅坦村位于安徽省贵池区东部,青通河穿境而过,一面依山三面环水。村民多以杜姓,故称茅坦杜。

茅坦杜氏家族是贵池境内同宗一姓居住最集中的村庄。其宗族独有的祭茅镰仪式活动传承久远,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现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祭茅镰仪式活动,通常是在腊月二十四日鸡鸣头遍时(寅时),首先由族长打开祠堂大门和厅内中门,然后与杜氏族人共同摆上香烛和猪、羊、鱼、鸡、蔬菜、瓜果、糕点等供品,再将茅镰刀供奉在杜氏一世祖绍先公开基神石之上,此时槌擂大鼓的低沉声,使场面气氛显得格外庄重肃穆。

少时,主祭人身穿礼服,头戴礼帽上场,宣布祭祀开始。族人叩拜茅镰刀。然后,主祭人咬破公鸡脖颈,摔到地上,观察公鸡在地上跳腾扑打之状,并以此来判断来年水旱灾害和农业年成的好坏。

以祭祀祖先劳动工具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这一传统文化习俗,是汉族鲜有的一种祭祀文化。祭祀茅镰刀,不仅在表达族人缅怀先祖艰苦创业精神、趋利避害的愿望,对宗族团结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