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面积大,黑科技智能化?还是有天有地、四世同堂?当前的改善市场,产品分层,既有“城芯华宅”,又有“森林栖居”,应该怎么选择呢?
城市人居的变迁过程就是一部“城市进化史”。实则,商品房的起始,就是源于工业时代解决职工的居住问题。
以70-80年代的筒子楼为代表,也就是所谓的“职工宿舍时代”。他们是上班面对面的同事,下班门对门的邻居,楼道里飞溅的油烟、邻居们喧闹的嗓音,都是“筒子楼时代”独特的记忆。
到了80年代中期,进入了“单位住房分配”时代,筒子楼逐渐被“单元楼”取代。在新建的家属区中,厨房、客厅、卫生间和房间连成整体的单元楼,有厅有室,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功能完备,面积也有所扩大。可以说是,这是初代人居改善的重要一步,也为商品房的诞生奠定基础。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结束,商品房出现,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很多人走出了原来的单位,进入市场经济,住房需求也发生了改变。自此开始了商品房时代,开始注重“厅大室大”。
从6层的多层住宅小区,到高层住宅的出现,给越来越多走进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个“家”。此时,房价也上升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层面,尤其是在80、90后的婚姻中,“丈母娘逼高房价”“房奴”等词汇也跳出来,上升为全民话题。
随着80、90后婚后家庭结构的改变,两口之家变为三口/四口之家,父母需要接来帮忙带孩子等,再加上资历财富的积累,改善需求迫在眉睫。
在城市进化过程中,有一部分人经历了一波城中村改造,享受到了城改房带来的房价红利后,又为物业服务、小区环境、与安置房混居等烦恼不已,使其迫切需要换房。
同时,另一部分直接购买纯商品住宅的人,多为两居、小三居等,由于家庭成员的增多,室内功能不足,也面临换房。
这些换房需求又碰上人居理念的升级,从“有房住”到“住好房”,追求房屋户型新颖的设计,满足于物业从收水电费进化为“管家服务”;园林从花花草草进化为“全龄段休闲空间”;从进小区门直接进单元门到多重归家礼序的设计……
如今,买一套房,不仅是选择一个地段和户型那么简单,而是对整个小区生活体系的斟酌,开始追求着房子的美观、舒适、智能、科技等,住得舒服。
当下,在亳州城市向北发展的背景下,万达珑悦湾的都市森林华宅产品成为了改善型需求的最佳选择。
万达珑悦湾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既有涡河与中央景观公园的生态,又有繁华商圈,从隐居到都市无缝切换,实现了全功能覆盖,更是借助“城市向北”的大势,生长力惊人。
很多人对亳州主城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尤其是一些地缘性的老亳州人,认为老城还是”百废待兴”。
俨然不知,亳州早已从刚需转变为改善,从普通住宅到都市华宅,更趋中高端化。
在如今的“体验式消费”时代,对于房子而言,已经到了更细腻地去追求舒适和幸福感的体验时刻。随着新万达在2020年满铺开业,万达珑悦湾的独特优势将更加凸显。
对于有些人而言,从迎宾的门庭步入,跨进会客的林下庭院,最后在中心景观带入院,整个“三重礼仪”的中式园林,漫步道、草坪和花海之间,点缀着宽朗的户外客厅。或许就是日后你家小区的归家礼序。
最让人惊喜的还是户型,面积有约118㎡、128㎡和143㎡。这也是亳州罕有的小户型改善产品,对于一步到位,以及控制总价预算的改善需求,提供了机会。在同等面积下,万达珑悦湾凭借独特的全南向三面宽/四面宽,做到了其他楼盘难以企及的朗阔生活体验。
在万达珑悦湾“以繁致静”标签越来越清晰的时刻,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品质居所,更是在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经济发展、财富积累的背景下,人们对房子的需求已经从早期的满足居住功能,开始了对居住环境、生活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基于改善型需求背景下的换房也就成为必然。
如今的亳州,已经全面进入改善居住的3.0时代。
抛开价格和区域利好,在当下购房需求已经无比理性的细分行情下,对产品细节的打磨,以及眼见为实的踏实感,这种“升级式体验感”才是打动市场真正意义的潜在增量。
对于改善选择而言,要做的是在更多高品质、高价盘出现的情况下,依据可把握的因素,更为理性全面地考量产品价值,选择适合自己的价值性更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