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亳州 > 正文

亳州:文旅合奏“诗和远方” 体育启航全新时代

2019-09-27 12:28:1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汪婷婷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千年亳州,乃江北胜地,南北腰膂,淮西都会,中南锁钥。

这里,土壤肥沃,物华天宝,圣哲流芳,英豪辈出。从打上“商汤的发迹之地”的烙印开始,五千年来,它一如涡河汤汤,奔腾不息,汇江纳溪,拥簇成浩瀚的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海。

作为一座闻名世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同时,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有幸福感城市、中国五禽戏之乡、世界道文化中心、世界中医药养生之都、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等光环也无一不闪耀。

近年来,依托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道家文化、白酒文化和曹魏文化,亳州正用深厚的历史底蕴,发扬崇高的体育精神,打造独特的旅游新景,谱写着属于自己的“风雅诗篇”。

2019年年初,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成立,文化旅游体育工作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市正在加大文化旅游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项目推进步伐。市文化馆已建成,免费为市民提供乐器培训等服务;亳奕馆、市体育馆游泳馆已建成运营;20个社区文体中心已建成运营6家……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让亳州老百姓在文化旅游体育上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文化兴

文化品牌再焕新颜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亳州既是老子和庄子故里,也是曹操和华佗的故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亳州大地留下众多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目前,亳州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2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94项。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和宣传名片,承载着城市的精神品格。亳州大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努力打造更多可识别、有内涵,在国内叫得响的文化品牌,比如亳州北关老街的改造。

在古城,最多的就是老街巷。2017年底亳州市出台了《亳州市北关历史街区旅游精品线路临街建筑外立面整治工作方案》,全力将北关历史街区打造为亳州传统商业文化展示区和旅游商贸休闲娱乐体验区,活化古城休闲空间,恢复老城新的生机,重现当年一街一货、一巷一品的盛景,让古城的18条老街“枯树逢春”,重新焕发生机。此次改造最大限度地保持古城内传统民居的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做到对传统民居的有效保护、科学传承和合理利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积极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文艺品牌。亳州市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工作为主线,明确目标责任,落实保护措施,建立传承机制。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项,分别为华佗五禽戏、二夹弦和老子传说;省级保护项目38项;市级保护项目已公布五批次共81项。并已培育了大鼓、二夹弦、亳州梆剧、利辛巾帼画会、谯城五马琴书等一大批文艺品牌。蒙城县已正式获批“中国曲艺之乡”,“中国古琴之乡”正在申创。谯城区也在积极申创“中国书法之乡”。

此外,亳州市还实施了60岁以上省级非遗传承人口述记录工程;举办了首届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培训工作,开办了非遗知识培训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建设,已评选出19个市级非遗传习基地。

城乡居民同享文化福利

2019年,亳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效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文化惠民民生工程。截至7月底,全市免费开放场馆数101个,其中,图书馆开放5个,文化馆开放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开放89个,博物馆开放2个。

亳州市文化设施是全方位的,从亳州市中心的图书馆、博物馆,到建安文化广场的文化剧场和之意书社,再到北关的茶戏楼、非遗中心等等。2018年5月开业的亳州同勋文化剧场,是皖北首家传统曲艺剧场,可容纳200余人,古色古香、装潢考究。剧场演出团队来自于天津和北京,现在每个月接待3000多名游客。

依托县、区专业院团、庄户剧团、草根文艺骨干、广场舞队伍等群体,创作展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开展“千场演出惠民生”送演出下乡活动,把农民朋友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文化活动,送到农家庭院、田间地头。2018年亳州市共开展送戏、送电影进万村、进敬老院,扶贫文艺宣传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动近2万次。

遍布乡村的农家书屋成了村民们闲暇的好去处。近年来,亳州市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扶志”“扶智”的作用。2018年,亳州市又依托实体农家书屋,着力打造数字农家书屋平台建设,方便更多的村民在网上学习科学新技术。目前,亳州市已建成农家书屋1299家,基本上实现了每个行政村全覆盖。

文艺佳作扎根人民

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部精品佳作的问世,都将带给这座城市丰厚的精神滋养,带给群众无限的正能量。利辛梆剧《春暖花开》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扶贫题材微电影《雪融春归》获第三届两岸青年微电影展“最暖心微电影”奖,励志微电影《美丽的抉择》入选第三届魅力乡村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体育火

推广普及五禽戏

“中国五禽戏之乡”“健身气功五禽戏传承地”“国际健身气功培训基地”“国际健身气功五禽戏之都”,这些头衔,都标志着作为五禽戏发源之都的亳州,对这项全国重点推广的健身功法所做出的贡献。

2.jpg

(中外友人同练五禽戏)

全市及下辖三县一区均成立健身气功推广普及协会,在社区、乡镇、晨晚练点、健身气功俱乐部评精选优,招募精干力量,实现健身气功推广普及全覆盖,并设立22个推广普及站点。通过送技术、送教练、送教材“三送”办法,选派教练员到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农村基层定期开展辅导,累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500多人,经培训考试合格颁发证书,派驻到2200个晨晚练点,指导广大市民习练五禽戏。注重发挥“互联网+五禽戏”,开通“一号一网一端”,打造“空中课堂”和“网络课堂”,开办“全民健身一刻钟”广播栏目,每天早上开始播出五禽戏习练口令带,方便群众通过收听收音机和城乡广播网节目习练。亳州还利用各种大型活动,做好体育与文化、旅游等结合文章,推动五禽戏不断发展壮大,走出国门。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禽戏爱好者前来学习,该市先后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五禽戏已成为亳州对外体育文化交往的烫金名片。

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646万人口中五禽戏习练者就高达114万人,五禽戏成为独具亳州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健身品牌。

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健身

亳州近年一直加大资金投入,在新改扩建公园、公共绿地、广场时,融入各类球场、健身步道、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落实体育场馆免费低费开放补助政策,扩大对市民免费或低收费服务规模和范围,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目前,市区建设有10个游泳池、占地将近200亩的体育公园、投资4个多亿的体育馆、20个社区文体中心,体育场升级改造工程、市体育运动学校等文化旅游体育项目的建成使用,助推亳州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为全民健身和增强市民体质打下了扎实的硬件基础,形成了体育事业发展新格局。

3.jpg

(亳州市承办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

社区文体中心是“健康管家”

2018年,亳州市启动了20个社区文体中心项目建设。目前,神医路社区、亳芜社区、仙源路社区、临漳公园社区、亳城公园社区、谯陵社区等6个社区文体中心已建成投入运营。接下来,还规划了第二批10个社区文体中心和南北两个上万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这将进一步加快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和“15分钟健身圈”的全民健身城市建设速度。

社区文体中心是打造社区居民身边的“健康管家”,通过居民日常体质测定,建立居民体质档案,出具“运动处方”,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推广“运动是良医”和“康体结合”的理念,定期举办科学健身讲座和各类健身健康知识培训班,普及运动健身促健康的科学知识,提高居民科学健身意识和素养,引导居民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居民对自我健康的管理。

体育赛事形成热潮

今年以来,亳州市举办了亳州国际马拉松赛、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世界健身气功日中国主会场、中国国际男篮邀请赛、BEST亳州全国电子竞技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以及“豫皖苏鲁”四省羽毛球邀请赛、全省健身气功气舞精英赛、首届健身秧歌(舞)公开赛、青少年健美操武术大赛、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环江淮”自行车赛等省级赛事。市级赛事更多,包括亳州市网球比赛、亳州市青少年排球比赛、亳州市直机关单位职工春季运动会、亳州市气排球比赛等等。

精彩不断的赛事活动掀起了亳州全民健身的热潮。接下来,亳州将继续举办一系列群众活动,开展一批有影响力赛事。

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体育事业要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亳州还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并在运动员选招、就学、训练、输送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推动体育人才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加强体育科研队伍建设,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精品工程。

未来还将不断完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以中国五禽戏之乡为引领,以林拥城、亳药花海等项目为载体,以体育赛事活动引导户外文化旅游活动,以文化旅游带动体育赛事市场。

旅游旺

制定文化旅游产业政策

2018年,省文旅厅发布的全省旅游业发展五项指标亳州市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四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国内旅游收入增幅居全省第2位,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亳州在全省率先进行文化旅游体育体制改革,组建了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整合优势资源成立总资产规模231亿元的市文化旅游控股集团,负责文旅项目开发。同时出台了《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亳州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亳州市对旅游企业组团来亳奖励办法》和新改建旅游厕所、民宿发展、名吃奖补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市财政大幅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

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亳州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推动形成“一带六区”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着力建设以涡河文化旅游带为引领,以古城文化旅游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区、古井酒文化旅游区、涡阳老子文化旅游区、蒙城庄子文化旅游区、利辛西淝河生态旅游区为核心的皖北历史文化旅游区。

陆续开发了亳州古城、林拥城、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古井中华酒谷、郑店子温泉旅游度假区、南湖灯光水舞秀、亳州市展览馆、涡阳全域旅游示范项目、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西淝河度假区等旅游项目。启动实施北关历史街区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工程,完成白布大街、北门大街等18条街巷立面改造和业态提升,实现地下运兵道、道德中宫、南京巷钱庄、花戏楼等景区有机连接,初步形成文化旅游集聚区。文旅业态方面也在不断丰富。将建成花海书舍、蜗牛庄园、润耕天下农场、马拉松花海赛道等项目,环城建世界最大中药材花海和十大旅游综合体外,还设有南湖灯光水舞秀、花戏楼明清老街亮化等夜游项目。现今,全市A级旅游景区由2013年的19家增长到现在的46家,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

发展亳州健康养生游

中医药文化资源是亳州的特色。亳州市加快以亳药花海、郑店子温泉旅游度假区等8个集聚区为中心的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步伐。康美中药城、神农谷电商物流城积极创建旅游景区;全面布局康养旅游业态,建成古井无极酒窖、乐酒家园和郑店子汤王温泉,中华中医药博览园、百花园、陈抟文化小镇和义门古镇项目顺利推进;华佗五禽戏、二夹弦等非遗项目开发为体验性旅游项目,在全市300余家餐饮企业推广亳州药膳。

这些年来,先后荣获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国际健身气功五禽戏之都、全国药膳之都等荣誉称号,亳州华佗故里文化旅游基地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创新文化旅游主题活动

2017年以来,亳州市连续三年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包含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亳州国际马拉松、MMA“亳”斗大赛等300余项文化旅游活动,引爆亳州文化旅游市场。

文旅的交融改变生活

清晨,在南湖广场、花戏楼广场、魏武广场……以及乡村的田间地头,你可以看到晨练的人,他们或打拳、或舞剑、或跑步,为即将开始的一天注入活力。

晚上,在建安文化广场、文体中心、相声馆……以及大众喜爱的电影院,你可以看到赶夜场的人多了起来,他们或学习、或娱乐,尽情享受这夜色中的美丽。

可以说,亳州文化的繁荣、体育的盛行、旅游的兴起,给全市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鼓舞,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欢乐和动力。

在之意书社,一个30多岁叫华光华的小伙子,他是华佗的后人:“我是一个商人,平时喜欢到书店来看看,汲取营养。尤其喜欢这里邀请名人演讲活动,学习前沿知识,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

张馨元,是一位古琴老师,现在文化馆做志愿者,一分钱不收。她说:“古琴虽然是世界文化遗产,但知道的人并不多,需要努力推广。现在文化馆提供这么好的场所,我没有理由不来做志愿者。”

亳州的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自江苏徐州的程金爱把亳药花海的图片发到朋友圈后,朋友们纷纷点赞,并纷纷表示“我也要去玩”。“来亳州赏花真是来对了。”看到朋友们给自己点赞和留言,程金爱说,这说明大家对自己的选择很认可。

裴广林是亳州本土画家,看到如梦如幻的芍药花田,他的创作灵感被激发,迫不及待地要进行创作。他说,近年来亳州旅游业快速发展,古城、中药、芍花等成了亳州的标签和名片,这既让他倍感自豪,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古城老街的重新起航不但让游人如织,也给当地人带来很多的实惠。“老街改造提升后,经常看到游客接踵并肩的盛况。”木雕家付义杰说,他在老街上的店铺,生意越来越好,这些带着亳州元素的木雕作品很抢手。近几年亳州把风物、风味、风景设计成带有亳州元素的文化旅游商品,举办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大赛,不断完善旅游商品特色购物街区旅游业态,争创全省旅游商品特色街区。

文体中心带来莫大的便利

而社区文体中心给周边的居民们带来了莫大的便利。 “上周我们办了家庭套餐,以后一家三口可以经常来健身锻炼了。”家在亳州高新区翡翠庄园小区的刘永平高兴地说。刘永平喜欢运动,但过去小区周边没有可供居民锻炼的场地,他曾沿着小区道路跑过,但小区来往车辆多,特别不安全。“自从有了社区文体中心,再也不用在街头锻炼了。”除了一楼的健身器材馆,三层综合运动区是刘永平去得较多的地方,他经常和儿子一起打羽毛球。

据神医路社区文体中心负责人张昊介绍,每天到文体中心健身的居民,工作日大约有150人左右,周末超过200人。

“没想到这里硬件设施这么专业,木地板下还铺有龙骨,无论是弹跳还是跑动,都有很好的助力。”桃花源小区退休居民李海林第一次来到社区文体中心,对场地条件十分满意。“我要告诉球友,以后打球就来这里。”

记者 任杰 吴善良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4-21 10:19:23 迪亚斯·卡内尔当选古共中央第一书记
迪亚斯·卡内尔当选古共中央第一书记
4月18日,迪亚斯·卡内尔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的古巴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 新华社 拉美社89岁的劳尔·...[详细]
2021-04-21 10:18:53 茶叶“炒上天”: 一饼可以买一辆宝马
茶叶“炒上天”: 一饼可以买一辆宝马, 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
特效茶办事茶金融茶,一片(饼)可以买一辆宝马,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茶叶再次上演疯狂...[详细]
2021-04-21 09:52:04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马洁 记者 祝亮)作为春节后的首个小长假,五一假期点燃了旅客们的出...[详细]
2021-04-21 09:48:54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 (记者 江锐)2021年全国赛艇春季冠军赛暨第十四届全运会资格赛(东京...[详细]
2021-04-20 17:01:05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诗诵读活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传承经典,以诗文浸润童心,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课后...[详细]
2021-04-20 16:37:08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于4月15日下午在...[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