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讯 我叫丁泰宇,今年36岁,家住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杨庄村。我在1岁多时候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由于当时家庭贫困和受农村医疗条件的限制,没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导致我腿部二级残疾。
虽然我有腿部残疾,无法正常行走,但我对自己接受教育的渴望从未放弃,一直顽强努力地学习和生活。
初中毕业后,由于腿部残疾的原因,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希望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命运。2002年我开始养殖山羊,由于缺乏技术、缺少经验,一场大雨后山羊全部生病死亡,还欠下了3万多元的债务,就这样第一次养殖创业之路失败了。从那之后,我又开始学习电脑维修,希望通过掌握一门技术来养活自己。但当时农村电脑普及率不高,自己的维修技术没能发挥到应有的作用;接着我又参加了亳州市创业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掌握了手工加工的技能,我便去了义乌打工。
虽然生活过的艰难,但我并没有自暴自弃。2014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村镇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将我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党的扶贫好政策,我更是坚守着创业致富的梦想。从义乌回到了老家后,我先后在网上联系了苗木种植,在自家的田里种植了10亩苗木,其中4亩红叶石楠,6亩大叶女贞。由于自己的腿脚不方便,苗木种植和管理只能通过雇人代劳。
2017年第一批苗木可以销售了,但是销售市场和买家却让我一筹莫展。在帮扶走访过程中,杨庄村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我的难处后,积极帮我打开市场拓宽销路,经过多方联系,帮助我销售了一万多元的红叶石楠,并签订了3万元的订购合同。这让对苗木的发展前景看到了希望,在出售过苗木的土地上,我又及时栽植了一些新的苗木。而且在管理苗木的同时,又在弟弟的帮助下,在亳州市农贸市场经营着一家袜子批发零售的摊点,边卖东西边抚养孩子上学,目前生意收入稳定。
面对不幸、失败和困难,尽管我也有失意的时候,但我从没退缩,没有“等、靠、要”,而是靠着自己一颗意志坚定的心,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通过政府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我已于2017实现稳定脱贫。我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并更加增强了对致富奔小康的必胜信心。
(戴明 曹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