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12月26日上午8点,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开通试运营服务提升誓师会在3号线大剧院站站厅层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宋国权出席并与市民代表、3号线建设单位代表、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轨道职工代表共同按下“轨道交通3号线开通运营按钮”,标志着3号线正式开通运营。8点56分,地铁3号线全线车站迎来首批乘客。
网络化运营雏形初现
轨道交通3号线串联肥西县、经开区、政务新区、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新站区等区域,线路西起方兴大道,东至相城路,是衔接合肥市东北瑶海地区、西南部经济开发区与中心城区的一条重要客运交通走廊。全线设计全长37.2公里,其中,地下线32.97公里,高架线4.23公里;全线共设车站33座,其中地下车站29座,高架车站4座,全线换乘车站7座。线路西端设翡翠湖停车场1座,线路东端设磨店车辆段1座;翡翠湖停车场由方兴大道站引入,磨店车辆段由相城路站引入。轨道交通3号线于2015年12月全面开工建设,历时4年,全面建成通车。
攻坚克难顺利完成工程节点
在3号线施工过程中,存在多处施工难点,合肥市轨道集团带领施工单位多措并举,精心统筹,严格把控工程安全质量。
盾构机下穿南淝河倒虹吸管及河道。盾构机下穿南淝河时,隧道顶部埋设有一条混凝土承插污水管,承担着四里河片区居民每日污水排放。下穿河道段地质较差,隧道下部为坚硬岩石,上部为松散砂层。为避免发生隧道内涌水涌沙、地表沉降、污水管破裂等事故,经过反复推演,决定在盾构机下穿河道前采取带压开仓换刀措施,更换磨损刀具,确保盾构机设备运行良好。经过一系列专家评审及验收后,最终完成了带压开仓换刀,历经七天掘进施工,3号线盾构机平稳穿越南淝河道及污水管。
盾构机下穿合肥站东咽喉股道群。合肥站东咽喉股道群为合肥站列车出站必经路段,市轨道集团制定涉铁区段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和监测方案,经专家论证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施工期间,市轨道集团要求各参建单位24小时监测并同步共享监测数据指导施工。该下穿段长度约60米,埋深20米,历经半个月完成盾构机穿越,累计沉降量小于10mm,有力保障了铁路运输及盾构施工安全。
盾构机下穿天鹅湖。3号线有两段盾构区间施工需下穿天鹅湖,下穿长度分别为67.5米和247.5米。其中,图书馆站~合肥大剧院站区间隧道湖底最小覆土深度约5.9米,同时该段隧道处于350米转弯半径、25.7‰的纵坡曲线段内,施工风险较大。盾构施工前,市轨道集团要求参建单位制定详细的盾构下穿天鹅湖段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和监测方案。施工期间,各参建单位24小时监测及安排人员湖边值守,并同步共享施工参数、监测数据,指导各项施工。该区间隧道上、下行线先后累计两个多月完成湖底穿越,隧道轴线控制优良、无渗漏水,工程建设安全可控。
高架段声屏障施工。3号线高架段共设计4座高架车站,采用地面三层鱼腹岛式站台车站形式。高架区间为防止给周边居民带来噪声影响,在不同人流密集度区段设置不同形式的声屏障结构。其中学职区间和职大区间设计为全封闭式声屏障形式,采用环形钢框架梁结构,结构间安装PC透明隔声板,有效降低列车运营期间行车噪音同时确保行车视线。
严控工程质量打造百年地铁
为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平稳推进,合肥市轨道集团严格把控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采取一系列安全质量管控措施,增强综合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这些举措包括:抓体系建设,编制3号线工程建设责任清单和责任目标,编制安全质量制度36个,规范责任落实;抓信息化建设,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实行全面监控,提升防控水平;抓标准化建设工作,改革培训教育机制,夯实安全质量管理基础工作。3号线工程共有32个项目获得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其中土建施工单位19个,机电施工单位13个,望江西路站创建标准化,多次得到好评;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建立公司级建设应急基地,形成联动机制;做好安全质量管理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其中,在安全风险管控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经安徽省住建厅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结合省市要求,开展大气扬尘和污水治理工作,确保文明施工、绿色施工。
主题文化车站彰显书香庐州
3号线以“文化合肥 书香庐州”为主题,全线设置5座文化主题车站,结合每站不同文化特征,以艺术视角诠释合肥城市文化精神内涵。
工大翡翠湖校区站:文化主题《逐梦青春》, 以丰富的校园情景情境为元素,将故事性、艺术性有机融合,感受文化积淀与时代朝气。
图书馆站:文化主题《开卷有益》,感受攀登知识高峰的艰辛、求知探寻的快乐,以文会友,乘风破浪尽情翱翔。
合肥大剧院站:文化主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在东西方音乐交融中领略艺术形式的碰撞与对话,文化理念的融汇和大同。
市政务中心站:文化主题《爱莲说》,以“莲”喻“廉”,以精巧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创作工艺和优美的艺术语言,展现合肥廉洁文化的城市精神风貌。
职教城站:文化主题《匠心传承》,以合肥工业科技成就、匠人成长之路、匠人精神源流为引,形成文化线索与空间序列,达成与空间环境的最佳结合。
4、5号线将于两年后全面建成通车
随着3号线的开通运营,全市轨道交通第一轮建设规划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第二轮建设规划建设任务正在进行中,4、5号线及1号线三期工程也在抓紧建设中。第三轮建设规划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线路方案处于前期研究阶段,具体开工和建设时间还需要等待确定。其中,包括2、3、4号延长线和6、7、8号线一期工程。“进展顺利的话,明年春节前有望能获批。” 合肥市轨道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待批复后按批复意见组织实施。根据现有初步计划,到2021年,4、5号线将全面建成通车,1号线三期也有望同步完工开通。其中,5号线南段明年有望提前先开通。记者 祝亮/文 周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