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

2019-12-09 10:21:4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王燕玲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抱江通海,跨江联动,从2012年1月成立起,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就注定不平凡。经过七年多建设发展,郑蒲港新区城市框架逐步拉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进入“快车道”,一幅大气磅礴的壮美画卷,正在新区徐徐展开。11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在马鞍山市召开全省开发区创新升级推进大会。会上,对2018年度获得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1至29名的园区进行授牌表彰,2018年郑蒲港新区在全省13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排名第3位。

近年来,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郑蒲港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开启产业合作、协同发展的全新尝试,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力争当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急先锋。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跨界区域共建共享、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等多项内容提及马鞍山市,这更令人对郑蒲港新区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 张彦飞 丁刘彬 徐越蔷 张发平

共建高标准合作园区 实现互利共赢

7月4日,中兴5G半导体设备配套项目在郑蒲港新区签约落地;7月6日,企创研晶鼎MOS管及FLASH高端封装测试项目正式在郑蒲港新区投产运营……随着一个个半导体项目的落户,郑蒲港新区半导体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新区坚持与南京、合肥错位发展,细分产业方向,布局主导产业,承接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以及半导体关键零部件领域制造的企业,已经初步形成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集聚区,在未来三年内将打造百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

新区根据自身的总体规划情况,结合现阶段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寻求与南京开展产业融合发展,并寻求以合作建设产业园的形式,作为双方合作的基础,提出了“宁马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这一概念,已启动规划建设。

为了加快园区落成,新区做了大量前期筹备工作。根据规划,宁马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将借鉴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模式,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在要素市场、地区分工、公共服务、城乡协调上迈向一体化,通过空间布局的一体化和产业发展的协同化,实现南京与郑蒲港新区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有效配置,进而促成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把郑蒲港新区建设成为长三角毗邻地区联动开发的先导区、示范区。

根据宁马产业发展的基础、现状,园区确立半导体产业为主导产业,利用新区土地资源丰富、人力成本较低、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等优势,吸引相关企业投资落户,实现合作共赢。

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区域联动

当前,郑蒲港新区正与长三角深化对接,加强产业、科创、贸易等各领域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来自上海的紫江集团旗下三家公司先后扎根就是最好的佐证。

值得期待的是,接下来还将有紫丹印务、紫华彩印等8个项目落户郑蒲港新区,总投资超20亿元。新区坚持以产业为发展的基础,加快长三角区域联动建设。去年至今,郑蒲港新区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中,19家来自长三角地区。

已投产项目中,安徽紫江喷铝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真空喷铝环保材料生产企业之一,拥有从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进口的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40余台,年生产能力1.5亿平方米。

在建项目中,上海尊马高端半导体流体管件研发生产项目是今年上半年的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额超过5亿元,主要生产高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汽车配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新签约项目中,中兴5G半导体设备配套项目由深圳市中兴新力精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集团在南京拥有大型设备制造厂,此次双方合作的基础之一就是推进宁马融合,将南京的制造业向新区转移。项目投产第5年,预计年产值达到3亿元,上缴税收达到1500万元。

此外,新区还造访长三角区域内的单位、机构和企业,学习其先进管理模式、研发手段、资源渠道。如今,不只是上海企业,还有很多长三角区域的其他企业也先后到郑蒲港谋求发展。随着交通优势的凸显、营商环境的优化,今后郑蒲港新区与长三角的往来会更加紧密。

发挥高层次平台作用,推动成果转化

新区始终致力于产学研平台带动作用,已有马鞍山南大研究院项目、中科院纳米医药研发平台、普梅森国际健康医疗产业平台等长三角区域的产学研平台落户新区。

马鞍山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作为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光电材料产品与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是为新区引入和孵化量身定制的项目,重点围绕新材料、信息、光电等重点领域,构筑涵盖研发、中试、产业化导入等全面功能的研究、工程试验基地。目前已有高K材料产业化项目等12个项目先后在研究院孵化。

中科院纳米医药研发平台项目成为新区与苏州融合发展的纽带,以苏州纳米所为媒介向新区输送优质项目,去年以来已有祥澄生物医药、人造骨等项目落户新区,对新区的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补充。普梅森国际健康医疗产业平台项目主要围绕上海百岁奥秘医疗健康科技集团在上海的资源优势、美国常春藤医疗技术公司的国际医学背景与医疗资源,在健康产业园项目、科研成果转化和引智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项目积极引入长三角的健康医疗产业,去年以来项目完成了从孵化建设到投产运营的过渡,基因检测中心已落成。

今年3月,新区与南京邮电大学合作,共同在新区设立了南京邮电大学共建技术转移中心。项目依托南京邮电大学在电子信息、通讯等领域的技术、人才优势,主要解决新区企业技术需求、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合申报项目、共建研发平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实践等。目前南京邮电大学已安排专人在新区设立办公室,开展前期企业调研和项目引入工作。一个个产学研平台的引入,为新区全面融入长三角、推动产业融合提供了坚强保障。

打造高品质宜居之城,增加民生福祉

“生态优先、民生为本、法治至上、创新为魂”。新区成立七年来,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全省130个开发园区综合考核评比中,由2016年度的“第19位”跃升至2018年度的“第3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编制了概念性总规、起步区详规、土地、城镇、产业、港区等30多项规划,基本实现了“多规合一”。通过规划明确沿江3公里范围内75平方公里为禁止建设区域,调整为基本农田,不上任何项目,加强长江岸线保护。全力建设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将原有农村排涝设施提高为城市排涝标准,新建、改造泵站48座,清淤、疏浚水系170公里,新增造林千余亩,拆除非法码头12家、违章建筑200余处。

“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新区百姓。建成42公里农村公交线路,随路铺设天然气和自来水管道,让农民就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建成区镇村三级审批平台,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高度重视初访、坚持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妥善化解各类社会信访矛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实施天网、地网工程,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增加就业岗位优先用于新区群众,吸纳本地群众2万人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974元增长到2.4万元,七年时间翻了三倍。

地处长三角,郑蒲港新区潜力无限、动能无限!击楫猛进正当时,新的风口已经开启,期待新区新的腾飞! (本文多数配图系周啸勤摄)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4-21 11:29:04 热解读|大国应该是什么样子?习近平主
热解读|大国应该是什么样子?习近平主席告诉你
大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世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详细]
2021-04-21 11:27:39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习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青年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详细]
2021-04-21 09:52:04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五一”假期点燃了旅客们的出行热情,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升温,“补偿式”出游使得机票预订火热。[详细]
2021-04-21 09:48:54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安徽选手发挥出色,获得2枚金牌。[详细]
2021-04-20 17:01:05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诗诵读活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传承经典,以诗文浸润童心,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课后...[详细]
2021-04-20 16:37:08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于4月15日下午在...[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