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为有效防止养老保险金异地重复领取行为发生,防范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确保基金安全,维护广大参保人员合法权益,12月5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长江中游四省会人社局局长在肥签署合作协议。
协议的合作目标是四省会城市间加强工作协调,建立合作机制,避免重复参保,有效防止异地重复领取养老保险金行为的发生,及时追回已重复领取的养老保险金。
合作内容包括:建立参保人员信息数据比对机制。依托金保工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系统,以参保者个人身份证作为唯一的参保标识,通过定期数据更新和比对,避免重复参保行为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复参保行为,四城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积极协调,通过参保缴费记录进行核实,高效便捷处理重复参保问题。
建立养老金异地重复领取协查机制。加快实现四城市养老保险待遇基本信息数据共享、待遇领取资格互认,建立协查平台,定期开展养老待遇信息比对核查,及时反馈核查结果。四城市通过平台及时发布养老金疑似重复领取人员信息,相关城市进行核实确认。
建立养老金重复领取追缴联动协作机制。针对确认的重复领取信息,各市通过协查平台或致函合作城市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核查。约谈当事人,确定待遇领取保留地和重复领取清退方,由清退方发起追缴。遇有拒不配合清退者,待遇保留地接清退方函告后按一定比例逐月进行抵扣或协助停发,待完成清退后,再恢复发放其相关待遇。
合肥将和长江中下游43城市实现劳动保障诚信名单互认
合肥籍劳动者在其他城市遭遇欠薪可申请救济保护
星报讯(谷习军 许凌辉 陶媛媛 记者 祝亮)12月5日,为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建设,进一步密切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协作,2019年12月5日下午,长三角、长江中游四省会暨G60科创走廊城市群城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一体化发展协作会在合肥举行。
签署五项合作协议,劳动保障监察步入一体化合作
协作会就推动长三角、长江中游四省会及G60科创走廊城市群城市劳动保障监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签署了五项合作协议,即:建立起跨省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工作机制,劳动保障诚信红名单、失信黑名单互认工作机制,劳动保障监察跨省涉企维稳预警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热点、难点问题定期研讨交流工作机制,以及劳动者工资支付异地救济工作机制。五项合作协议的签署,必将扩大劳动保障监察区域一体化发展合作的局面,进一步推动区域劳动关系的和谐。
劳动保障诚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将互认
记者从合肥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了解到,其中,劳动保障诚信红名单、失信黑名单互认工作机制是指:建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劳动保障诚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基本信用信息共享和定期更新;加强交流合作,形成相对一致的信用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推进区域信用合作共建,通过信用信息互认机制,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提高信用信息共享及成果运用的质量和效率。
合肥籍劳动者在其他城市遭遇欠薪可申请救济保护
此外,合肥和长三角城市之间,合肥和长江中游四省会之间,合肥和G60科创走廊城市群城市之间均将建立劳动者工资支付异地救济工作机制。实施劳动者工资支付异地救济申请办法,对于区域内异地就业的长三角城市群户籍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导致其劳动保障权益受侵害的,可通过户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申请异地权益救济保护。
举例说,一名合肥籍劳动者,无论是在上海、杭州还是在武汉、长沙等地务工时,如果遭遇到欠薪等劳动保障权益受到侵害,可以打电话回合肥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让合肥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协调用工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帮助劳动者维权,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回家路费等救济。(记者 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