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今年1至9月,全省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400.7亿元,增长2.4%,占全省税收的67.6%。全省民间投资增长10.3%,占全省投资的65.3%;全省新登记注册民营企业24万户,截至9月末,全省民营企业达128万户、增长20.3%。
我省通过改善金融服务,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今年1至9月,全省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80.6亿元,累计办理再贴现478亿元。截至9月底,全省民营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占新增公司类贷款余额的54.7%。
报告披露,下一步,我省将通过创新服务破解融资难题。落实信贷扶持政策。稳步扩大新型政银担业务规模,支持各地对无还本续贷、“税融通”、商标专利质押等措施落实较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奖励。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无抵押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开展的专精特新信用担保贷款业务给予保费补贴。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
创新金融产品供给,督促金融机构建立无还本续贷企业名单制度,鼓励金融机构适当提高抵质押率,扩大商标、专利、设备等可接受抵质押物范围,合理确定抵质押折扣比例。构建“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配套出台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具体举措和制度标准,明确尽职免责具体操作办法,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放宽到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的水平。更好发挥基金作用,从2020年起,每年从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省财政出资10亿元中切块安排5亿元,专项用于投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各类社会资本跟投。
记者 徐越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