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住建厅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安徽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方案》及《安徽省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方案》,2019年至2021年,全省计划整治改造老旧小区2600个左右;计划三年全省设区的城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7.2万个。
三年计划整治改造老旧小区2600个左右
本次改造的小区为建成时间较长、配套设施不足、环境条件差、管理缺失等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改造类型分为基本型、完善型和提升型。其中,优先补齐小区功能短板,拆除违建,解决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道路、通信(含光纤入户)、停车等需求的,为基本型改造;在保基本的基础上,实施加装电梯、房屋维修改造、配套停车场及充电桩、活动设施、物业服务、智慧安防设施等,为完善型改造;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环境,包括增设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家政、体育设施、智能信包(快件)箱等便民设施等,为提升型改造。
根据《安徽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方案》安排,三年计划整治改造老旧小区2600个左右。其中:2019年600个、2020年1000个左右、2021年1000个左右。2021年以后,着力开展疑难复杂项目攻坚,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
《安徽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方案》还提出,在改造过程中,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注重风貌的协调。将有共同改造需求,独栋、零星、分散的楼房和老旧小区进行归并整合,统一设计、同步改造,形成片区,鼓励支持改造后进行统一的物业管理。坚持规划引导,按照原有资金来源渠道和实施主体,补齐和完善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
全省城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7.2万个
根据《安徽省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方案》,计划三年全省设区的城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7.2万个,并按照规定比例配建充电桩,持续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建设。
《安徽省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方案》提出从多个渠道来增加停车供给,比如从2019至2021年,全省计划新建配建新增停车泊位10.2万个。对于停车需求较大的老城区,结合旧城改造、“见缝插针”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鼓励拆违征迁腾出的零星土地用于建设停车场;结合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优先在公交枢纽站和轨道交通站点,规划建设停车换乘(P+R)停车场;按照“平战结合”要求,建设改造的人防工程平时作为地下停车场使用。
同时,盘活存量新增停车泊位4万个。盘活存量停车资源,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内部停车泊位对外开放。积极实行错时停车,鼓励有条件的商业、办公、人防工程等建筑共享利用停车泊位。
此外,路内停车增加停车泊位3万个。统筹考虑城市活动和交通通行,在确保车行步行、公交设施空间的基础上,合理布设路内停车泊位,以及明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路内停车的准停时段和时长、准停车型等要求。
按照安徽省城市建成区机动车停车泊位发展计划表,合肥的计划任务数是49600个停车位,数量全省最多。其中,2019年新增13200个,2020年新增22800个,2021年新增13600个。
《安徽省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完善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详细规划,做好用地管控。加强项目用地保障,充分开发既有道路、广场等地下空间以及高架桥下、城市边角地、废弃厂房、闲置收储地块等资源建设公共停车场。对原有平面停车场鼓励扩容改造为立体机械式停车设施。
记者 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