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一把油布伞 千年展传奇

2019-11-27 09:59:47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燕玲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1月23日,安徽泾县昌桥乡孤峰村国民油布伞厂的师傅在晾晒伞布。新华网 王雷 摄

郑国民是皖南油布伞制作的第六代传承人。在安徽省皖南山区泾县昌桥乡孤峰村的一座庭院内,郑国民带着几名制伞师傅坚守着这一最后的传统工艺,传承着千百年来这一绚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泾县制伞业历史悠久,据《泾县志》记载,明清时泾县伞业十分鼎盛,尤以孤峰、榔桥、茂林等制伞最为有名,家传户习,是皖南伞业的发祥地和集散地。

泾县孤峰油布伞主要选用当地朝阳山岗中五年以上老毛竹做伞骨、精选上等硬材做伞芦、纯棉布或丝绸经天然的桐油及辅料熬制后涂于伞面,所制雨伞防水性好、精致牢固、抗风、经久耐用且绝缘防雷电。

从选材、量尺寸、刨竹节和分片、打孔、排竹、套伞头、伞骨与伞头相连、制伞面、上布、刷桐油、盖章或署名、晾晒等,孤峰油布伞的制作需要十几道工序。因选料要求高,纯手工制作复杂,操作要领全凭多年的实践经验,一把油布伞从材料到成品一般需要一周时间。

随着社会发展和受现代制伞业的冲击,传统的手工制伞逐渐衰退,古老的传统制伞技艺也濒临失传。为了保存和延续这一传统的制伞工艺,传承人郑国民充分利用油布伞的绚丽色彩向人们讲述传统手工制作伞的工艺过程,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宣传展示,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摄影人前往参观和体验,这即将消失的传统制伞技艺,如今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国民油布伞厂的产品受到市场欢迎,远销海外。2017年,泾县油布伞制作工艺被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4-21 11:29:04 热解读|大国应该是什么样子?习近平主
热解读|大国应该是什么样子?习近平主席告诉你
大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世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详细]
2021-04-21 11:27:39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习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青年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详细]
2021-04-21 09:52:04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五一”假期点燃了旅客们的出行热情,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升温,“补偿式”出游使得机票预订火热。[详细]
2021-04-21 09:48:54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安徽选手发挥出色,获得2枚金牌。[详细]
2021-04-20 17:01:05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诗诵读活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传承经典,以诗文浸润童心,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课后...[详细]
2021-04-20 16:37:08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于4月15日下午在...[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