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今年底,合肥市庐阳区四牌楼将新增一条电影主题文化街区,市民又多了一个“打卡地”。入口处复古的火车头、逼真的大黄蜂,电影主题餐厅里复古的吊灯、旧式挂钟、配套茶具、军用水壶等布景,会让人产生走进电影场景的错觉。而一字排开的个性小店,又让人仿佛在电影里漫步。这就是位于合肥庐阳区四牌楼“豆蔻年华”电影主题文化街区未来的样子。
“老破红砖房”变身主题文化街区
这次改造的区域,位于宿州路解放电影院对面。合肥市民都比较了解,这一段短短几百米的距离,分布着解放电影院、电影制片厂、市文联等单位,建筑都保存的较为完整,房子大多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此次改造以豆蔻电影主题餐厅为中心,主题餐厅所在的这栋楼以前也是居民楼,建成于上个世纪50年代。目前这一区域小商业较多,分布着包子铺、服装店、甜品点,但风格各异,布局稍微杂乱。因此,此次改造将对电影主题餐厅与饮品店、花艺店服装店、甜品店整体提升,形成四牌楼“豆蔻年华”电影主题文化街区。
改造后的“豆蔻年华”电影主题文化街区,将成为又一网红打卡地。电影里出现的道具,大到火车头、大黄蜂、汽车,小到老电影海报、军用水壶,都能在这里看到。此外还汇集了各个时期代表性的电影作品,市民来到这里,将感受不一样的电影魅力。目前该项目设计方案已经完成,近期即将开工。
老城商业街区微更新有“新招”
这一次老城商业街区微更新,庐阳区不走寻常路。作为庐阳老城保护更新板块的一部分,老城商业街区微更新,区别于以往的政府主导,这一次的改造商家“说得算”。政府负责把关和政策支持,商户自主设计、改造、运营,充分发挥商户的自主性。
政府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激发商户转型升级的积极性,由商家进行设计、改造、运营,政府负责前期把关、过程监管、事后奖补。这既能充分发挥商户的主动性,也让改造更为专业。这样的改造做法更具有系统性、效率高、矛盾少、效果好的多重优势。
三孝口、淮河路谋划商业街区微更新
其实,这也不是庐阳区的第一次尝试。早在这次电影主题街区改造之前,庐阳区就对原安徽日报社旧址,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的老报馆进行了“微更新”。在保持老报馆整体风貌不变的前提下,以“微设计、微循环、微更新”为切入点,进行升级打造。此次改造是庐阳老城更新商业片区的改造试点。
如今,老报馆已经成为不少合肥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曾经的合肥文化地标变身成为合肥娱乐餐饮地标,这里更是合肥市民夜生活的首选之地。老报馆微更新的成功,使得这一模式在全区进行推广。张慧 记者 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