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8月底,合肥出台商品住宅用地拍卖新规,原先“价高者得+最高限价时转为摇号”的拍卖方式被调整为“价高者得+最高限价时转竞自持用于租赁的商品住房”。新规出台后的首场土地拍卖于27日进行,最终合肥共有11宗地块成功出让,4宗地块遭遇流拍,总成交面积约396.85亩,成交金额约8.04亿元。
根据新规,当居住地块竞价达到最高限价时,以最高限价为商品住宅用地成交价,以竞自持用于租赁的商品住房计容建筑面积最大者为宗地竞得人。昨日共有4宗居住地块出让,但其中3宗因未达底价流拍,仅瑶海区1宗地块成交。根据拍卖结果,融侨地产以最高限价951万元/亩竞得瑶海区采石路以西、凤阳东路地块,地块面积约29.16亩,总价约2.77亿元,包含自持租赁面积3000㎡。
据了解,自持用于租赁的商品住房应相对集中,成幢连片;其不动产权证书统一首次登记至竞得人或其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名下;与可售商品住房共享小区配套设施。自持用于租赁商品住房实行全装修交付,不得分割转让、不得改变房屋用途,单次租期不得超过15年。
根据拍卖结果,高新区昨日两宗地块成功出让,后期将分别为该区带来1家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且注册资本金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的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本部)以及1座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包河区昨日出让两宗地块,后期将分别为该区带来1家或以上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以及1个金融小镇项目,其中引进企业在智能照明高端装备研发领域拥有自主研发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不得少于15项。
此外,昨日合肥县域共有3宗地块出让,最终肥西县与肥东县各有1宗成交,1宗地块因未达底价而流拍。(记者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