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安徽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

2019-09-15 19:07:3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江亚萍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财经网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狠抓了技术改造、智能制造、专精特新、安徽精品、工业设计、民营经济、节能环保“五个一百”等一批特色品牌工作,工业经济呈现有速度、有质量、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15万亿,是1978年的317倍,年均增长15.9%,工业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31.8%上升至41.8%,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正在向制造强省加速迈进。

安徽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上世纪80年代,安徽工业结构呈现工业产品数量少、质量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随后,我省加快推动工业由传统重化工向先进制造转变、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工业转变、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工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全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80年代,培育了家电产业,美菱、扬子、荣事达等企业成为行业龙头。1994年,安徽冰箱、洗衣机、空调产量已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第三,“轻工大省”享誉全国。目前,安徽四大家电产量已突破1亿台,占全国的1/4,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一台是“安徽造”,正加速向智能化、定制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90年代,我省实施“九五一”工程,大力培育汽车产业,江淮、奇瑞成为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典范。全省汽车产量由1978年的约3000辆增长到2017年的133.5万辆,总量居全国第9,汽车整车出口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重要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基地。

2000年以来,安徽着力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文章,大力培育以京东方+科大讯飞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产值突破4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进入全国前10,我省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基地,贡献了全球20%的智能手机液晶屏、30%的平板电脑显示屏,工业机器人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10。

目前,安徽正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培育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加快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中国声谷”入园企业350家,2017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安徽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目前,全省每月新登记企业超过6万户

改革开放以后,我省大力促进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集体经济发展,大力培育非公有制经济。安徽民营经济发展和全国同步、与时代同行,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枝独秀”,到上世纪90年代的“遍地开花”,再到新世纪的“春色满园”,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有到优的“蝶变”,呈现出起步早、贡献大、活力强等显著特征。起步早,年广久创立“傻子瓜子”,率先冲破传统计划经济樊篱,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活标本”。杜应流、夏鼎湖、陈先保等一批民营企业家,敢闯敢拼、敢为人先,创办了应流、中鼎、洽洽等一批知名民营企业,成为民营企业实业报国的旗帜。

民营经济撑起了安徽发展的“半壁江山”,创造了“56789”的喜人业绩,即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生产总值、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十二五”以来,安徽民营经济增加值从6700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6万亿元,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主力军、稳增长调结构的主动力、增收富民的主渠道。同时,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意见,在省股权交易中心创新设立“专精特新”版,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2018年四季度,全省1700户“专精特新”企业,以占规上中小企业8.4%的数量,贡献了14.7%的主营业务收入和20%的利润,“小块头”迸发出“大能量”。活力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制定实施降成本“20条、10条、新20条”政策体系,充分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目前,全省每月新登记企业超过6万户,全省市场主体突破400万户,其中企业主体突破100万户。

“安徽制造”正以更自信、有力的步伐走向世界

进入新世纪,我省全面融入国家“三大战略”,皖江8市整体纳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合肥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在制造业发展上,我省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2017年,中德、中新苏滁等合作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江淮汽车与德国大众合资合作新能源汽车项目首台新车已正式发布下线,8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皖投资兴业。在走出去方面,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大力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在产品创新中大踏步“走出去”,通过高水平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分工,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安徽企业境外投资合作目的地已扩展到137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开拓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和印尼、巴西、伊朗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海螺水泥、马钢、江淮、中鼎、应流等一批省内企业进军海外,实施了一批境外收购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设立了一批海外研发中心,“安徽制造”正在以更加自信、更加有力的步伐走向世界。记者 祝亮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4-21 11:29:04 热解读|大国应该是什么样子?习近平主
热解读|大国应该是什么样子?习近平主席告诉你
大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世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详细]
2021-04-21 11:27:39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习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青年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详细]
2021-04-21 09:52:04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五一”假期点燃了旅客们的出行热情,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升温,“补偿式”出游使得机票预订火热。[详细]
2021-04-21 09:48:54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安徽选手发挥出色,获得2枚金牌。[详细]
2021-04-20 17:01:05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诗诵读活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传承经典,以诗文浸润童心,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课后...[详细]
2021-04-20 16:37:08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于4月15日下午在...[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