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红,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捞纸工。自1986年开始从事捞纸工作至今,周东红每天至少需要在纸槽边站上12个小时以上,靠着过人的吃苦耐劳,他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捞的宣纸每100张的重量误差仅为2克左右,厚度均匀,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产品对路率97%的突出纪录,两项指标分别超国家标准8个、5个百分点。他以工匠精神对待宣纸事业,以过人的敬业和执著践行人生梦想,以辉煌业绩续写出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荣获首届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中国好人、2016年度心动安徽·最美人物等称号。
2014年公司为发挥劳模引领作用,创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周东红作为“宣纸纸帖压榨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小组组长,带领小组开展攻关。通过采用电动泵和液压千斤顶,固定纸帖与液压千斤顶的连接,控制按钮,利用液压千斤顶的拉力收缩连接杆,使纸帖均匀受力,达到纸帖压榨的目的。目前,已经完成单体实验部分到部分投产试用阶段,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安全系数,通过压力表进行有效控制,使纸帖受力均匀,湿干度达到基本一致,避免破帖现象发生,提高了榨压质量,降低了盘帖对能耗的消耗。
为实现宣纸可持续发展,宣纸生产技艺需要不断地充实后续人才。周东红技术好,是有名的标杆,他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带徒弟的责任,30年来,先后带了20多名徒弟。 □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