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合肥网络消费报告出炉——虚假宣传、乱收费、食品卫生问题较多

2019-03-10 22:10:31 来源:   编辑:杨硕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月10日,记者从合肥消保委获悉,日前,合肥网络消费报告出炉,据合肥市网络交易监管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去年共受理网络消费投诉举报咨询45460件。从违法行为看,举报虚假宣传、乱收费、食品卫生等问题较多。 陈静 记者 王玮伟

受理网络消费投诉举报咨询4.5万余件

报告显示,去年共受理网络消费投诉举报咨询45460件。网络消费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问题、宣传问题、售后服务问题等方面。其中商品类投诉:21847件,占投诉总量的75.28%。从投诉数量看,居于前五的是:家居用品类4154件,占比19.01%;化妆品类2414件,占比11.05%;化妆品类2291件,占比10.49%;服装鞋帽类2218件,占比10.15%;儿童用品类1252件,占比5.73%。

问题集中表现为:家居用品类用料不环保、异味重、制作偷工减料,定制家具尺寸、价格、材质等问题;化妆品类假冒伪劣、夸大虚假宣传、赠品承诺不兑现等问题;食品类存在食物中混有异物、食材不新鲜、图片与实物不一致等;服装鞋帽类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三包不兑现等;儿童用品类异味大,玩具小零件易脱落等。

从违法行为看,举报虚假宣传、乱收费、食品卫生等问题较多。商品类举报从数量看,居于前三的是:食品类251件,家居用品类212件,服装鞋帽类102件。此外,被举报商品还涉及通讯产品、儿童用品、计算机产品、家电等类别,主要反映虚假宣传、质量、商标侵权等问题。

服务类举报的举报事项主要涉及网络通讯服务、餐饮和住宿服务以及共享单车服务等。

网购商品质量良莠不齐成投诉热点

去年一年,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共受理网络消费者咨询13782件,同比降低38.76%。网络消费投诉举报中主要表现在网购商品质量良莠不齐,有无厂名、厂址及许可证等“三无产品”;进口商品无中文标签标识;移动拼单新模式销售中“价低质差”,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困难,销售商与厂家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一大“痛点”。

此外,旅游平台服务问题也比较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会越来越多地通过在线旅游平台选择旅游产品,旅游出行平台的服务跟进也极为重要。投诉中OTA平台存在平台的服务相对滞后;订单错误不能修改,不能变更不能取消,不入住全部房费均作为违约金;付款确认订单后订单被无故取消,客服人员拖延处理;订机票、车票存在默认勾选支付保险等费用,返现金、积分等必须勾选后方能兑现等问题。

共享出行押金退还“难”

随着共享经济部分企业频繁曝出挪用押金、企业倒闭、退款难等问题,共享经济的投诉量在2018年呈现上升趋势。在共享单车投诉中,问题最多的是“退押金难”问题,全年共有此类投诉4283起,占比高达76.88%。退押金难的原因主要是共享单车企业倒闭,行业缺乏有效监管,有关制度规定等不健全,市场体制不完善等原因。

2019年3·15来临之际,我们也提醒电子商务经营者,“信用让消费更放心”,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用诚实守信打造品牌形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

同时消保委提醒消费者,网购中选择电商要“慧眼识珠”。请选择正规的平台网站,验明正身方可交易;二是对低价商品“敬而远之”。天上不会掉馅饼,低价中往往隐藏着种种陷阱;三是网络交易付款“不越雷池”。尽量使用平台担保交易,私下与商家交易会落得“钱物两空”;四是网络维权 “按部就班”。发生纠纷可以先和经营者和解,先礼后兵,协商不成,可以请消保委协调解决,向行政部门投诉,严重侵权的可以提起诉讼。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