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卫计委:创新管理模式 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宁国市委、市政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深化医改要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方面全面发力,推动了综合医改向纵深发展,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医改成果。宁国市卫计委创新管理模式,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首先他们突出资源整合,在服务融合上求突破。将原妇幼保健所、计生服务站整合为妇计中心;将原疾控中心、地病站整合为疾控中心;调整卫生局监督所职能成立市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将原乡镇街道计生服务所技术服务职能并入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卫中心,并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将乡镇卫生院实施分类管理,积极破解基层建设全而弱的难题;将原村计生专干统一整编为卫计专干,赋予他们卫计政策宣传员、村医履职监帮员、群众就医导诊员和计生对象服务员“四大员”职责;赋予村医群众健康守门员、卫计政策宣传员、群众就医导诊员和计生对象服务员“四大员”职责,实现了“1+1〉2”的效果。
其次是突出能力建设,在分级诊疗上求突破。为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市人民医院积极争创“三级综合医院”,并获得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和督办;市中医院以实施迁扩建PPP项目为契机,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为确保县域内患者“留得下、治得了”,对上,两家县级公立医院积极衔接,与安徽省儿童医院、浙江肿瘤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安医大一附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建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全面增强医院综合实力和“100+N”病种救治能力;对下,结合宁国实际,两家公立医院分别与人口和区位相对集中的中溪、港口、甲路三所乡镇卫生院及西津、南山街道社卫中心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全面开展下乡巡诊,并组成若干个技术帮扶团队,建立“1+N+N”师徒帮扶机制。为方便群众就医,提高诊断水平,今年我们又相继成立了县域心电诊断、医学影像诊断、病理诊断等中心。目前,我市县域内就诊率已达90%。
再就是突出医防融合,在签约服务上求突破。把健康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力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2017年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称号;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达到国家血吸虫病消除标准。创新建立县级专家、基层医务人员和卫计专干“联合签约、组团服务”模式。同时,积极发挥信息化助力作用,签约对象只需通过身份证刷卡便可确认履约,确保履约医保资金能即时报销。2018年,全市共签约122684人,覆盖率31.87%;重点人群签约69480人,覆盖率60.16%;有偿签约46567人,签约率12.1%。
宁国卫计委在突出医保管理,在杠杆作用上求突破。充分发挥医保对医疗费用增长的约束机制,实行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卫中心、一级医院、二级医院、省外就医起付线逐级增加、补偿比例逐级降低。对市内二级医院住院治疗达稳定期的患者,鼓励向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卫中心转院治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共体总额预算向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卫中心倾斜。加强医疗机构服务管理,严禁医疗机构将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检查、材料费用等挂钩;对次均住院费用、保外费用和“三费”实行上限控制。开展商业保险经办基本医保工作,由中标商业保险公司派员和城乡医保中心合署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曹开发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