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小伙创业不忘公益、爱心回报社会
1988年出生的王琪是泾县昌桥乡人,虽然他年纪不大,却有着十分丰富的人生经历。高中毕业后,他漂泊异乡,干过销售、开过包子店。2015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他回到了故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勤奋,创业开了一家蔬菜水产合作社。2018年,随着事业逐渐的步入正轨,王琪开始结对帮扶困难学生、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热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他做起了公益,奉献自己的爱心来回报社会。
热爱故土让他决心回乡
王琪出生在泾县昌桥乡童疃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最朴实善良的农民。在同村人眼中,年少的王琪虽然调皮,但是是一个.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懂事孩子。高中毕业后,王琪早早踏入社会,背井离乡去了上海。漂泊异乡,他做过各种销售、开过包子店。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王琪心中,异乡终归不是故乡。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产业的扶持,让他看到了农业市场发展的广阔前景。2015年怀着对家乡的感情,王琪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开创他的事业。
创业之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
2015年,回乡创业的王琪在泉水村成立了泾鸣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对水蛭进行养殖。但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创业初期,由于缺乏养殖水蛭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加上对市场缺乏预见和把握,一年下来,王琪的水蛭养殖不仅没有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亏损了10万余元。
但王琪深知创业之路多曲折,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他没有被暂时的失败所击倒,反而是毫不气馁,把失败当做磨炼,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认真考察市场,转变思路,2017年9月,在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昌桥乡汪店村,王琪成立了睿翱蔬菜水产专业合作社,承包了53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茭白,开始了他新的事业和梦想。
事业步入正轨,带动贫困户就业
总结前一次失败的教训,王琪勤于钻研,认真研读大量茭白种植先关书籍,结合当地地形、水质不断种植经验和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再加上勤劳努力,他的种植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茭白种、养、管理、采收,都需要大量的工人,眼下正值双季茭白采收季,王琪的合作社里,每天都有100来个工人忙碌着——采摘、剪切、装袋、搬运。合作社给当地贫困户和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户提供的就业机会,带动贫困户脱贫和村民增收。截止目前,近一年的时间里,合作社在汪店村共开出劳务工资30余万,带动周边100余位农民就业,其中贫困户25位。
在汪店村,一位60多岁的贫困户老人拿着合作社发放的1700元工资,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说,这么多年了,这还是头一回在家门口劳动、领这么多工资啊!
富不忘本,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企业生存于社会、发展于社会,更要造福于社会”,“以前我在外面打工,没少受到别人的帮助,包括回乡创业,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 事业走上正轨的王琪总想着回报社会。不仅是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他能慷慨伸出援助之手,他还结对帮扶困难学生,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
在王直助教中心,王琪认领了两位家庭困难的高中学生,一对一帮扶资助,每人每年四千元生活、学习费用,直至大学毕业。“虽然我的力量是微薄的,但能给两个孩子带来帮助,我就因此而欣慰。我希望我以后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孩子。”
王琪还常去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在童疃敬老院,王琪在寒冬来临之际,为74位老人送去了御寒的羊毛衫、棉袜,及蛋糕、面包等食物。看着老人们喜笑颜开,王琪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别人,自己比别人更快乐,公益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曹敏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曹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