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宣城 > 正文

匠心坚守20年,收藏木雕4000件

2018-10-21 19:31:14 来源:   编辑:曹开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匠心坚守20年,收藏木雕4000件

                          ---访安徽省木雕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姚国安

姚国安,安徽旌德人,安徽省木雕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旌德县文化艺术品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

木雕收藏家姚国安坚守20年,收藏木雕文物4000件。其规模之大、藏品之精。近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在旌德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陈卫军的陪同下,怀着好奇而又敬慕的心情实地采访了姚国安馆长。

匠心坚守20年收藏木雕4000件

国安木雕馆位于旌德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尽管还没正式开馆,全国各地慕名前往的人络绎不绝,几乎每一个人在看过之后,都感到震撼和激动。走进古朴典雅的藏室,记者被惊呆了,室内的墙壁上、地上、柜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木雕花板、建筑构件、摆件、床,其中不乏徽州木雕、东阳木雕、乐青黄杨木雕,也有潮州的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等。这些古典木雕的雕刻非常细致,有传统吉祥图案、历史人物典故,戏剧场景,木雕材质各异、流派纷呈,有的来源于清朝,也有的来源于元朝或宋朝,历史悠久。这些藏品记录着流传于我国民间的精妙手工技艺。

这4000件珍贵木雕是姚国安20年心血收藏的成果。说到与木雕的结缘,据姚国安馆长说,他自小就对木雕痴迷,爱好书画,他对看到各类稀奇的木雕老物件爱不释手,于是慢慢地走上了收藏之路。他的木雕馆里汇聚了全国精品木雕4000余件。多年来,他跑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浙江东阳、温州乐清、福建龙岩、广州潮州以及湖南、江西、苏州及皖南等全国盛产木雕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有时为了一块板子驱车上千公里也在所不辞。

记者请姚国安“盘点”一下他的收藏。姚国安将藏品分成建筑构件、动物装饰雕板、床、摆件4大类……每个展区分门别类,方便参观者有针对性观看。

块块珍品木雕,蕴含深内涵

记者走进姚馆长那非常拥挤的400平米展馆(收藏室),这里有许多难得一见的珍品。国安木雕馆藏品之精、数量之多,在全国木雕馆中实属罕见,让记者惊叹不已。在一间展厅里,记者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品床,这些床以清代的居多,其中不乏楠木、红木、黄杨木等极品材质,坚固牢实,雕工、技艺让人叹为观止,百年流传至今,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又是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使后人看了无不惊叹!

   姚国安指着一块“卧冰求鲤”的故事雕板说,“晋朝有个叫王祥的人,早年丧母,继母不喜欢他,一年冬天,继母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在冰上,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于是将冰冻划开,跃出许多鲤鱼。”姚国安感叹古人的智慧,将中华孝道文化通过木雕这种形式刻在木板上,方寸之间展现着丰富的内涵,尺长之地承载着传统文化。

木雕中深厚的文化气息深深吸引着记者,有一木活字,据姚国安介绍,这是元代县令王桢发明的,有2万多个字,而新华字典上只有1万3千多字。颜色不一样,是在使用过程中的不断更换而至。

在多年的收藏实践中,姚国安练就了一双慧眼,不是精品轻易不出手。在他看来,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好东西,收藏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沉淀。

收藏就要研究   否则只是个保管员

姚国安潜心投入,花巨资,收藏了古代精品木雕,是我国四大著名木雕,即:浙江东阳木雕、温州乐清木雕、福建龙岩木雕、广东潮州木雕以及徽州、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江苏、湖北、河南等,藏品内容丰富,主要以“博、精、奇、文”而主导。潮州金漆罗汉床、浙江“木雕皇帝”杜云松雕刻的描金千工床、以及宋代金丝楠木“日月图腾”等,在国内极为罕见。“收藏就要研究,否则只是个保管员。”姚国安认为,收藏说到底是文化底蕴的竞争,木雕上面的每根线条、每个图案,在他眼中都是独特的视觉符号,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基因。为深究图案的寓意,他翻书钻研,上网查询,向专家请教,甚至有的要琢磨多少天,有的寓意至今仍在探究之中。姚国安致力于推动协会发展,加强与外地同行交流学习,他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每天将收藏心得、收藏发现和网友交流分享。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都有不少人慕名而来。

 

留住传统文化  彰显民族精神

姚国安如醉如痴沉浸在木雕世界里,随着知名度的大增,外地许多人想让他带着木雕出去布展落户,面对诱人的条件,他不为所动。他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作为一名党员,他更要为弘扬旌德的传统文化尽一份力,“我收藏的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传统文化”。

姚国安收藏的木雕,首先是藏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然后才是它的经济价值。前者是他觉得该不该买,而后者是买不买得起的问题。岁月沧桑,逐渐消失的“老物件”让姚国安感到惋惜、痛心,这种紧迫感驱使他收购被人遗忘的“老物件”,平时特别注意捕捉这方面的信息。有一次,姚国安在宏村看中了一块精美古木雕,觉得太有价值,很想买下来,但藏家明确表示再多的钱也不卖,他便在那里磨了多天。无意之中,那位藏家看到姚国安随身配戴的一块玉佩,很感兴趣,那是他香港亲家送给他的一个知名品牌,价值不菲,姚国安二话不说拿出来做了交换,最终买回了心仪的藏品。

20年,姚国安始终秉承着一种执着和坚持,坚守着一份民族的精神,他不惜重金,如今投入了资金达一千多万元,即使在经费紧张时,他也没舍得卖过一件藏品,好在全家人都支持他搞这项事业,这也成为他的一个动力。姚国安坦诚,他希望通过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藏品,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传统优秀文化,感受中华历史的无限魅力!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曹开发摄影报道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