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聚焦合力结对帮扶,着力整合社会资源
宣城市扎实开展“双包”工作,全力走好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他们聚焦合力,结对帮扶,着力整合社会资源。他们贯彻落实全市“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度,及时出台《宣城市市直单位帮扶责任人动态管理办法》,对因客观原因影响履行帮扶责任的市直单位帮扶责任人,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帮扶工作规范有序、稳定不脱节。1-9月共调整60个单位、162名帮扶责任人。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组织261家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通过建设项目、招工、捐赠等方式,帮扶109个贫困村和18个非贫困村,投入项目391个,投入资金3094.7万元,其中产业帮扶资金2118.7万元,公益帮扶资金855.7万元。通过“公司+贫困村”、“公司+农户”模式,涌现出了安徽富煌公司叉尾鮰养殖、星火旅游公司莲子精加工、美乐柯青虾养殖、华卫集团和宣城木子禽业养殖等一批特色扶贫项目,有效促进了企业帮扶提质增效。
全面推广中国社会扶贫网。市、县、乡、村四级共设立信息管理员698名,常态化对“中国社会扶贫网”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管理,有效促进“中国社会扶贫网”在我市规范化运营。截至9月底,全市爱心人士注册用户3440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注册用户35678人。四是积极落实县域结对帮扶。我市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结对帮扶舒城县、岳西县、砀山县。市、县领导多次赴结对帮扶县调研对接结对帮扶工作,累计交流达51批次、410人次,支援帮扶财政资金3000万元,帮助建设项目37个;提供就业岗位1136个,就业技能培训412人;资助贫困学生97名,危房改造624户;通过采购农产品、企业代加工、组织旅游等方式资助资金达17261.5万元。三个县区在全省结对帮扶工作考核中均位居前列。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曹开发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