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宣城 > 正文

重走徽商路感知徽商魂 徽杭古道体验之旅圆满落幕

2018-07-04 13:53:1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董艳芬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古村落、古石板路、古关口、古桥、古茶亭、古树……徽杭古道,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我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

古道西起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曾经是古代徽商运盐、茶、山货往返杭州的必经之路,一代代的徽商走出了这条饱含风霜的古道。如今,徽杭古道以它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作为一条镌刻着徽州灿烂人文的历史古道,徽杭古道见证了徽商从发源到繁盛这一段艰辛经营历史。据资料记载,当年兵部尚书、七省总督胡宗宪在杭州为官从老家龙川村经徽杭古道往返多次,并出资维修了部分路段;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从徽杭古道走出,来到杭州发展而名扬天下;冠有36个博士学位的著名学者胡适也曾多次经徽杭古道去杭州、上海讲学。

6月30日,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社、中国旅游新闻网、安徽日报等近20家中央驻皖媒体、省内外媒体,和八方游客一起,共同开启了一场“重走徽商路——绩溪徽杭古道”体验之旅,全方位为徽杭古道“发声”。

媒体团成员一路走一路惊叹。山顶、山壁、怪石嶙峋,在云雾缭绕下,显得气势恢宏,引人入胜。沿着峡谷左边山体开凿的石道似悬崖腰间划过的一条飘带,直插云霄。行走在不过半米的石道上,但步步即景,让人目不暇接。下临不测之深渊,俯视深涧巨谷,颇有万夫莫开之架势。

媒体团途经仁里、汪村、瀛洲、龙川、湖村等景点,整条古道依龙须山,傍登源河,为绩溪县主要风水龙脉,古道逍遥河更是新安江源头。其中,江南第一关以其险峻之势引得媒体团称赞不绝。

江南第一关是徽杭古道重要关隘,清凉峰主要通道,位于绩溪县伏岭乡东部,海拔424米。关脚岩口亭,书“径通江浙”魏体大字。过江南第一桥,自西拾级登关,山势险峻,怪石嵯峨,以磨盘石、天冠石、将军石、顺帆石最奇。高峰巨岩,南北夹峙,中隔涧壑,逍遥河水蜿蜒其间。

北岩石壁嵌入约2米长花岗石板,筑成栈道,部分石条半悬空际。顶端一孔云天,即为关口。自岩脚至此,1400余级。关门由4根大石条横架天然岩石构成。门楣西刻“江南第一关”,东刻“徽杭锁钥 同治二年里人建造 邵道棠题”,虽经风雨剥蚀,依旧赫然传神。关口东侧有一依山修建的拱形石亭,过往行人可在此避雨休息。石亭沿口,刻有“履险如夷”的摩崖刻字,道出人们飞跃雄关的心态。入关后,石径稍夷,仍盘旋陡壁间。

走过这个关口,你才能真正体会徽杭古道的魅力所在。在这里极目远处,浙皖山水尽收眼底,徽商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 记者 张贤良/文 剑心/图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