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合肥一农民将快板从“田野”打上“舞台”

2018-09-20 15:31:0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吴巧薇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段拆迁绕口令,献给朋友您思考。”在合肥市蜀山区村民张其乐的家中,他手中的快板正上下翻飞,表演的正是在“秋之艺”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中夺得头奖的作品《拆迁风波》。如今,张其乐将快板从“田间”打上“舞台”,即使出门过马路等红绿灯、坐公交车的时候都是快板不离手。        

小快板从“田间”打上“舞台”

张其乐今年49岁,和曲艺的渊源,要从他小时候说起。

“我们小时候没有娱乐活动,每个星期听一次相声就是我们最大的休闲了,所以从小就喜欢相声、快板、数来宝等。”张其乐种过地、当过保安、搬过石头,曲艺一直都是自己的爱好。

因为没有受到专门的训练,张其乐的曲艺一直都是自学,渐渐地,他认识了一些曲艺行业的老师,特别是合肥市曲艺团的知名编导潘龙浩,“他对我的表演和剧本给予了悉心的指导,让我长进了不少。”

而在潘龙浩的眼中,张其乐特别能吃苦,背起台词来一点儿不含糊,潘龙浩说,跟相声相比,快板的词比较难背,“快板一韵到底,而相声即使错了一句话,还能用别的代替。”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秋之艺”决赛的舞台上,张其乐打着快板,一路过关斩将,将《拆迁风波》唱进了决赛,并最终以全场最高分夺得一等奖。

最喜欢创作“接地气”的作品

“这个作品创作的最初灵感,就是源自我们村支部的拆迁实事,感触很多,所以创作起来也比较顺利。”张其乐除了技艺出众,最喜欢从基层生活中提炼原生态语言,展示普通市民的精神面貌。

在张其乐看来,艺术作品就是要接地气,发生在身边的事才更能让人接受。

对于曲艺,张其乐特别爱好,他有好几个快板,分别放在家里、车上,只要灵感来了,就会打上一段,即使是出门过马路等红绿灯、坐公交车的时候也都是快板不离手,“我会一直打下去。”

□刘晓朦 孙雨静 记者 沈娟娟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