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书香中国——《中国阅读通史》书评

2018-08-31 09:34:4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吴巧薇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阅读通史》于2017年12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是国家出版资金和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的出版资助项目。全书共10卷,共365.6万字,分别是《理论卷》《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两宋卷》《辽西夏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上)》《清代卷(下)》《民国卷》《图录卷》。本书首先讨论了阅读的多重含义,其次以上述朝代为序,探讨从先秦到民国不同时期阅读现象的特点,关注阅读活动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阅读传统的特色及阅读的思想与方法及其传承与演变。全书体例精当、资料翔实,坚持从第一手材料出发,严守学术规范,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厚重之作,既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不乏著者的创见,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阅读活动的全面总结。同时,《中国阅读通史》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还没有一部系统书写本国阅读历史和传统的研究著作的空白,是我国阅读史、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本书的出版还有助于实现中外学术互鉴。在欧美,书籍文化史研究发展迅速,是一门显学,而阅读史又是书籍史的热门主题之一。而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国,阅读史上的丰富遗产还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中国阅读通史》的出版,使中外阅读史有了互鉴的可能,对当今学术界、读书界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正如该书《绪论》中所言:“中国是一个史学发达的国度。传统史学如正史、编年史高度发展,而专门史、专题史发育不良。近百年间,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专门史得到很快的发展,大多齐备。二十世纪后期,图书文化史的研究,受到学界的重视。图书文化史中的三大支柱出版史、藏书史、阅读史,研究成果逐步增多。在本世纪初,中国出版史与藏书史,均有通史出版,但阅读史的研究相对薄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欧美的一些大学中,已开设阅读史的课程,并开展相关研究。有几千年阅读历史的中国,还没有加以系统的叙述与总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该书的出版,不但解决了缺憾,而且为中外学术互鉴提供了权威的文本。

本书的出版还将对构建图书文化史体系起到一定的作用。本通史系统总结中国的阅读传统、理论与方法,为现今阅读文化的构建奠定基础。同时,该书与《中国藏书通史》《中国出版通史》两书形成呼应,为图书文化史(出版文化、藏书文化、阅读文化)的建设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

□ 韩大勇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