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德累斯顿——易北河畔的翡翠

2018-08-08 10:51:5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吴巧薇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德累斯顿是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前萨克森王国的首都,素有“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之称,被视为巴洛克风格的典型城市,拥有茨温格宫、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圣母教堂等众多赫赫有名的建筑,是前东德地区最美丽的城市,也是德国东部的文化、政治、经济重镇。

地的明信片展示了二战中德累斯顿遭盟军轰炸之后的惨状

德累斯顿的闻名于世,在于它是二战中受破坏最严重的几个城市之一。1945年2月13日,近千架盟军飞机在不到半个小时内投下15万颗炸弹和燃烧弹,几乎将德累斯顿从地图上抹去。轰炸当天,城内有超过30万名来自东部前线的难民,许多人认为军事意义的缺乏、平民死亡的代价以及德累斯顿文化上的重要地位这些因素就足以为轰炸定罪。英国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曾说:“德累斯顿被毁具有史诗般的悲剧性。这座象征着德国巴洛克建筑之最的城市曾经美得让人惊叹。而纳粹期间,它又成为德国的地狱。在这个意义上,就20世纪的战争恐怖而言,德累斯顿轰炸事件是一个绝对带有惩戒意味的悲剧……”

二战盟军轰炸的建筑残骸保存在这座城市的最中央

大概地球没有几座城市能像德累斯顿,在几乎被夷为平地之后能完美地重建。德国人的精致和谨慎在城市修复工程中得到完美体现。德累斯顿城中原来到处可见17世纪欧洲流行的巴洛克风格的古老建筑,在二战后却大都成了废墟。而在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德累斯顿人硬是依据照片和历史资料,把多数废墟逐一复原。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始建于1726年,是西方新式教堂建筑的代表作,二战中毁于盟军轰炸,如今这座是复建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复原”建筑是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该教堂于1726至1743年间建成,是德国与世界现代史的一个象征。在二战末期的那次大轰炸中,该教堂仅剩下13米高的一截残壁。在战后长达45年的时间里,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教堂废墟就那样荒芜着,一段时期它的周围竟成了放牧的牧场。直到1990年,一些民间组织发起“唤醒德累斯顿”行动,该教堂的重建才提上日程。这个行动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捐款。为了筹款,在圣母大教堂建设现场以及德累斯顿的许多商店和饭店,均出售一种手表,标价在50欧元左右,表内镶嵌的那块绿豆大小的碎石,就来自于教堂废墟,卖表的收入据说也是用来重建教堂的。

二战前的德累斯顿被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

2005年,这个被称为“全世界最大拼图”的重建工程终于完工,10万余人参加了庆祝盛会。据说仅为了复原这一幢建筑,德累斯顿人就耗时11年,花费了1.79亿欧元,德累斯顿恢复城市原貌的艰难可见一斑。现在,德累斯顿还有一大批这样的建筑正在重建之中。登高望远,可以看到很多塔吊在重建工地上不停地运转,相信未来人们再到德累斯顿,将能看到一个巴洛克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的城市。(黄洋洋 文/图)

易北河静静流淌在城市旁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