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倾情用心
程欣德,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1984年9月参加工作,在祁门县古溪学校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执教至今,已经三十三年多了。
三十三年来,程老师一直满怀热忱,执著勤奋,捧着一颗爱心,默默耕耘。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扎根山乡,无怨无悔。 曾2次被评为“古溪乡优秀教师”,三次被评为“古溪乡优秀党员”,先后被评为“黄山市优秀教师”、“黄山市实验教学先进个人”。
一、教育教学,倾情用心
程老师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乡村孩子,语文学习存在诸多困难,程老师总是针对学生的基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悉心进行学习指导,耐心培养学习兴趣,热情帮助和鼓励每一个学生取得进步。
在学生的印象中,程老师是非常“有趣”、非常“语文”的。他本人就像是一本语文书。
他写《卓尔少年歌》勉励刚进初中的孩子们立志学习,胸怀天下:“来日可期,十年一瞬。飒飒巾帼,兴邦巨鹏;赳赳男儿,柱国大鲲。”
他写散文诗《小荷》鼓励那些成绩暂时不佳的孩子:其貌不扬的“小荷”终有一天也会“荷叶窈窕,莲花婀娜,满池芬芳”!
毕业班学生请他写留言,他写小诗,勉励同学坚守理想:“只要有根的信念、就一定会有叶的绿、花的红、果的香!”
2013年,班上有个女孩的父亲患了重病,母亲陪着父亲外出求医去了。她情绪低落,无心学习。程老师多次利用写作指导的机会,一面细致体贴地劝慰,一面鼓励她学会坚强。终于,这个孩子不但战胜了消极情绪,更加努力地学习,而且担当起安抚、照顾妹妹的责任,在学习和做人上收获了双重的成长。
程老师任教的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浓厚,成绩总是不断进步。2013至2016年,他所带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由原先的全县第14名,最终进步为第6名;2016年的这一届,成绩由全县第17名,已进步为第8名。他曾多次辅导学生参加省市县作文竞赛,并获得诸多奖项。他自己的教育教学论文也屡获省市县一、二、三等奖。
二、默默耕耘,锐意进取
程老师像是颗 “螺丝钉”,不管哪里需要,拧上就能起作用。除了带语文,他还做过不少其他工作。程老师可绝不是“打打酱油”,他是但有所任,必竭其力,锐意进取,做出成绩。
1992年,学校安排程老师兼管学校的理化实验室。当时器材室狭小,仪器药品混乱摆放。他一有空就去清理,把所有理化仪器、药品分门别类,完善标签,按序摆放,并一一登记造册,又订立实验室操作管理规章制度,使得实验室仪器、药品使用保管井然有序,即保证了方便有效的使用,也稳妥地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1998年,他被授予“黄山市实验教学先进个人”。
2015年9月,学校安排他兼任少年宫书画室辅导员,指导课外兴趣小组学习绘画。他带领孩子们学习中国画的初步技法,画荷花、画金鱼、画螃蟹、画茄子,兴致勃勃。几年来,书画室活动有声有色,得到各级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2017年3月,学校安排他兼做校报执行主编,牵头创编校报。他与几个同事齐心协力,从确定刊名、设计版面、征稿约稿写稿,到排版校对,熬夜奋战不辞辛劳,校报《溪花》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校内外领导和师生、家长的赞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数十年来,程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不计得失。他坚实的足迹,彰显出心灵深处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品格修养。
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子夜的校园一片寂静,当星星也开始酣眠的时候,程欣德老师房间仍然灯火通明,程老师还在备课、批改作文呢。他总是自己做课件,又追求尽善尽美,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每一篇作文他都要细看,寻找其中的进步点和有待提升的地方。亲友、儿女们都劝他少熬夜,保重身体,可他这个工作狂,一坐下来就忘了时间了。
2007年5月,被胆囊炎折磨得面黄肌瘦的程老师忍着病痛给九年级毕业班上复习课。“利胆消炎片”已经完全起不到作用了,但中考前的复习关乎学生一生的前途,绝不能耽误。直到暑假,程老师才进了医院。等到查出是胆囊息肉的时候,暑假快要结束了。胆囊切除手术出院后3天开学,程老师按时到岗上课。
2012年程老师做了声带息肉切除手术,由于医嘱尽量少说话、避免大声,程老师自购一台带无线话筒的音箱,每天提着扩音设备上课,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都一如既往做得一丝不苟。
2015年,由于患肿瘤,程老师做了甲状腺次全切手术,出院不到一星期,他又是照常按时到岗上课。
总觉得,程老师是 “拼命型”乡村教师的典型代表,他的身上有一种奉献精神。
四、关爱学生,立德树人
任教以来,程老师曾担任十数年的班主任工作,他最擅长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用热情和智慧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的希望。
同学们仍然记得,那一次她们几个同学之间发生了严重的纠纷,程老师问明原委后,没有评判对错,而是帮他们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指导他们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大家一起寻找各自不利于和谐相处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共同纠正。剑拔弩张变成了欢笑畅谈,纠纷迎刃而解。
某同学还记得,2009年刚入冬,班上有个同学的手指开始生冻疮了。程老师打听偏方,抓药熬出一盆红红的药液,每天烤热了让她浸泡手指,硬是泡好了她的冻疮。
开学第一天,某同学凉鞋带子脱落了,愁眉苦脸。程老师变戏法似的拿出针,穿上轮胎线,三下五除二给她缝上了。
体育课,某同学摔倒擦伤,程老师变戏法似的搬出双氧水、红药水,熟练地为他清创涂药。
针线包、红药水之类,是程老师做班主任时的“常备武器”。他觉得,在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年代,程式化的关爱远不如迅速为孩子们解决实际问题来得实在。
为了办好班级元旦晚会,他带领同学们自编自创文艺节目,自制表演道具。他特别重视这些班级活动的育人功能。《班歌嘹亮》《昨天今天明天》《雄狮贺岁》……这些针对班情、让人耳目一新的节目,当时都曾使班级士气空前高昂,已经走上了社会的同学们至今还常津津乐道。
2010年,他所带的班级902班,荣获祁门县“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三十三年,青山依旧,古溪学校的面貌已是沧桑巨变。三十三年,程欣德老师鬓发青丝染雪斑斑驳驳,依然显得年轻。无论做什么工作,程老师仍然总是十分用心。他依然是家长心里最值得信任的老师。
如今,孩子们都称他“老铁”。他的身上,最可贵的不是才华,而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片痴情、一颗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