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 记者从11月21日淮南外宣办召开的改革开放40年淮南外贸进出口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40年来的淮南外贸,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市场开拓,平台建设,外贸队伍,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扎实的进步,使外贸环境得到优化,直到今年取得新的成就,前8个月实现进出口3.52亿美元,增长1.04倍,外贸增幅位列全省榜首。
淮南外贸自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淮南市主动融入国家“三大战略”,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协调与合作,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纳入皖北“五化”协同发展先行区,加快与合肥都市圈城市融合发展,开放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特别是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遵循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奋斗目标,动员全市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强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合作,全面实施开放发展行动计划,标志着全市外贸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淮南市自营进出口业务始于1977年,全市出口产品收购总值3413.6万元。2017年,全市进出口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2018年1-10月份,我市进出口3.92亿美元,增长72.25%,增幅全省第1。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从“互通有无、调节余缺”到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外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持力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和国内供应的稳定来源,在带动就业、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促进作用。
淮南外贸队伍由40年前4家专业进出口公司迅速扩大至2018年当前的124家。同时,外贸备案企业总数达651家。制定并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工程,并形成集体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三路外贸大军。其中以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从无到有,进出口总额2017年达到2.46亿美元,上升4.41%,占全市进出口额的82.36%,跃居三路外贸大军之首。同时,外贸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7年,全市外贸企业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的达到7家。
市场开拓从近到远。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对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仅仅是通过间接服务的香港等少数几个国家地区,十八大以来,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国际市场布局进一步优化。到2017年,全市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大到139个。其中,全市对亚洲市场进出口1.86亿美元,增长76.7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持续升温,完成进出口8374.26万美元,增长34.75%,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额的27.98%。出口市场格局向多元化、合理化迈进。
平台建设突破推进。淮南豆腐制作工艺亮相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务实举办淮南豆制品展销会等特色展会,积极参与徽商大会、中博会、投洽会、广交会、高交会、亚欧博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全方位、多领域加强对外经济交流合作。
40年的外贸工作实践让淮南外贸人员深刻认识到:做好淮南外贸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才能推动外贸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