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 2018年“六·五 ”环境日即将到来,记者从6月4日淮南市1-4月份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4月底,淮南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05,位列全省第九位。PM2.5平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9%;PM10平均浓度为10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3%;优良天数比率为54.2%,同比上升3.3%。三项指标均较2017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依据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淮南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市政府与各县区、部门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将省政府下达的细颗粒物(PM2.5)、优良天数比例约束性指标及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本级政府有关部门、县区政府、园区管委会及相关重点企业,加大督察调度力度,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组织实施有关考核。梳理2018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将17类457个项目列入省考核,开展项目月调度。将督察交办的问题双向交办至各县区、园区、部门和企业,限时办结、定期检查。
3月6日至4月20日,省驻点督察交办问题共计396个,实行双向交办,既交办给属地县区园区,又交办给市直部门,截至目前完成306个。按时调度,整改问题清单动态更新,实行建账销账制度,对敷衍整改、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在防治大气污染集中抓住重点,分类实施。
一是控煤。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现由增转降。淘汰落后产能,控制能源结构。全面开展火电机组超低排放和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对全市14台(套)燃煤发电机组,计划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市环保局督促县区和企业在11月1日前完成钢铁、化工、水泥熟料、水泥粉磨行业和3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项目特别排放限值升级改造。
二是督企。对2018年新增企业295家,10月底前完成清理整改。深入推进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三是治车。优化运输结构,开展柴油货车达标排放专项整治,严控重型柴油车进城。对反复超载、屡查不改的,列入黑名单,实施超限违法行为信用惩戒;严查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等车辆扬尘违法行为;设置农用车禁行限行区域并向社会公告.
四是管控抑尘。对全市电力、煤矿、化工、水泥(熟料生产、粉磨站)、建材、砖瓦窑等行业的煤炭、煤矸石、粉煤灰、煤渣、煤灰、煤泥、石灰、石膏、砂石、灰土、废渣等各类易产生粉尘的粉状、粒装物料及燃料堆放、处置开展标准化整治。
2018年以来,市环保局强化涉气企业检查,分区域督查,共检查重点涉气企业60余家,对存在不同程度环境问题的38家企业中的26家予以立案;对21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对8下达《监察通知》;累计罚款逾200万元,并就相关问题对多个企业单位进行约谈、通报。
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