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经开区围绕“提标、调档、强服务”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城乡居保质量提升活动,从加大财政投入、规范经办流程、创新管理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建立提档缴费激励机制等方面,打出城乡居保组合拳,实现了参保扩面提档和经办服务水平双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城乡居保参(续)保人员达33557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人均缴费水平由2017年的167元上升至326元,是去年人均缴费水平的两倍。
提高城乡居保代缴范围和代缴标准。自2018年起,安徽省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等贫困人口纳入政府代缴范围,随之,经开区加大财政投入,按较高档次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对于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政府代缴标准由200元调整为300元;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后未再生育夫妻、节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等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政府代缴标准由2000元调整为3000元。今年政府代缴低保对象参保费1104人33.12万元,代缴特困人员65人1.95万元,代缴计生对象29人8.7万元,代缴重度残疾人员668人20.04万元。
建立参保扩面提档激励机制。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提高缴费补贴水平,形成科学合理的梯次缴费补贴机制,促进参保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提高最低缴费档次。2018年,安徽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取消了最低100元缴费档次,最低缴费档次调整为200元/年,缴费档次由13个调整为12个。二是鼓励高档次缴费。经开区为提高人均缴费水平,增加个人账户积累,开展了奖励礼品的活动,多缴多补,多缴多奖,对缴费达500元以上的,除享受相应档次的财政补贴,另有食用油等精美礼品奖励,给予参保人员每满500元奖励一桶食用油的举措,大大地激励了群众参保缴费的热情。 群众的缴费高情高涨,奔走相告,连声夸政府政策好,多缴费不但能享受政府补贴,还能额外奖励食用油。家住南庄居委会的老张夫妇,一个交了2000,一个交了1500,领取了7桶油,夫妇俩笑着说:今年的一年的油不用买了,帮我们节省了一笔开支,党的惠民政策就是好,处处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三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度。经开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双重考核,纳入民生工程考核和对社区委的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做到目标明确,奖惩明确。
不同养老保险相互转移免后顾之忧。“我今年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以前缴了几年职工养老保险怎么办?白缴了吗?”经开区高刘社区居民程绍满忧心重重的来到社区委,原来,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程绍满在合肥市一企业打工,参加了48个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7964.53元。高刘社区工作人员耐心的为其解答了制度衔接政策和办理流程,程绍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未交满15年不符合申报条件,随将其职工保险个人账户7964.53元转入城乡居保个人账户,在城乡居保系统办理待遇核算,现每月领取城乡居保待遇173.16元。为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同区域间转移问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老农保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合肥经开区依托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和职工养老保险系统,制定经办流程,宣传制度衔接政策,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保障广大参保群众的的权益,解决了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区已办理职工养老和城乡居保关系转移12人,城乡居保区域间关系转移406人,老农保与城乡居保关系转移11139人。
精心打造便民社保到村居进家门。“国家给我们老人的政策好,每月都可以领到养老金,存钱取钱都可以在村子里办理,再也不用来来回回跑银行了。”经开区长岗社区居民孔德昌深有感触的说,以前长岗社区没有银行网点,群众办理业务特别不方便,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经开区6个街道都设立了社会保障中心,51个村(居)都配备了社会保障协办员,为城乡居民提供无缝隙、全过程的服务,同时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采取“网络终端+特约商户”模式,在距离银行网点较远的村(居)选取6家信誉较好的商铺安装了POS机,实现了参保、缴费、信息查询、领取待遇“四不出村”的目标,广大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快捷高效的服务。同时,经开区人社部门积极拓宽社会保障政策宣传渠道,利用村(居)宣传栏、展板、横幅,电子屏、辖区小区QQ群等方式,加大对社会保障政策解读、现实作用和长远保障进行精准宣传,使服务更加贴心。
邓相君 许慧娟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记者 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