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这个端午小长假,长丰小龙虾就是合肥的主角!
6月16日上午9时,2018中国·长丰第二届龙虾文化旅游节在长丰县造甲乡隆重开幕。开幕当天,数以千计的游客来到现场共享龙虾嘉年华,并见证“科技稻”长丰造甲种植基地授牌仪式、首个龙虾文化主题馆(筹)揭牌仪式等多项重要活动。主办方为游客准备了虾王争霸赛、吃虾大赛、宝贝钓虾赛等多姿多彩的互动节目,并举办了乡村音乐会。整场活动以“红·甲天下、稻·甲天下、秀·甲天下、乐·甲天下”四大板块,展现长丰固有的与龙虾产业衍生出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海河,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张义明,合肥市旅发委主任完颜绍建,合肥市农委总会计师王芳,长丰县委副书记、县长黄韡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致辞中,县委副书记、县长黄韡表示:“造甲,是一方饱含生机的土地,是一片具有红色基因的沃土。天空蓝、生态绿、龙虾红,造甲的稻虾共养产业发展红红火火,也是长丰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缩影。近年来,长丰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立足长丰实际和自然资源禀赋,坚定走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推动人才、资本等要素下乡,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更大力度的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让农村颜值更高、农民腰包更鼓、农业产业更旺。”
合肥旺季龙虾消费日均80吨,吃小龙虾已成为消费时尚。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不由让人追问其背后强大的供应链在哪?据刚刚由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公布的《2018安徽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长丰稻虾综合种养面积为5.8万亩,位居全省第三;2017年长丰县小龙虾产量超过1.1万吨,位列全省第四。县内造甲乡、杜集镇、朱巷镇、下塘镇被授予“稻虾种养示范乡镇”。
据长丰县畜牧水产局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长丰县稻虾养殖面积达10万亩。龙虾已经成为长丰发展特色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长丰龙虾不仅养殖规模大,品质也极佳,虾肥体壮、爪粗壳亮、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销售供不应求。
据本届龙虾文化旅游节承办方长丰县造甲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造甲乡将围绕“龙虾牌”,招商引资,突出政府与企业的“合力”;以三产融合加乘出“第六产业”;延长产业链;同时立足双轮驱动,打出“稻田虾”与“虾稻米”的“组合拳”。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斌美博士还专门登台为大家介绍了正在长丰县造甲乡试种的“科技稻”—“科辐粳9号”相关研究成果及特性。让人对即将吃上的“科技米”充满期待。
据悉,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发,安徽中科中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广经营的科辐粳9号“科技稻”,今年总体规划种植面积400亩,其中造甲乡为试种面积50亩。现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海河、安徽中科中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军共同为长丰县造甲乡“科技稻”种植示范基地进行了授牌。
此外,长丰龙虾产业历经探索、发展、创新,已经形成其特有的品牌和文化,合肥市长丰县龙虾文化主题馆也在积极筹备中,不久的将来会与大家见面。开幕式上市旅发委主任完颜绍建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先梅共同上台为首个龙虾文化主题馆揭牌。
开幕式结束后,现场还举行了农产品、龙虾宴巡展,在虾王争霸赛中,牛耕天公司参赛“大家伙”以单只87克、总长25厘米的骄人战绩获“虾王”称号。来自合肥的市民胡磊,2分钟内吃掉了4只大虾,捧得“大胃王”冠军。活动现场,宝贝钓虾赛、虾稻挑担子趣味赛与龙虾节乡村音乐会,吸引了数千游客参与,大家不仅免费享用了一顿龙虾大餐,同时也感受到长丰发展日益成熟的龙虾特色餐饮文化。此外,主办方还将连续数日举行摄影大咖采风行、“恋上造甲”故事会等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还别出心裁地推出“十三邀”——邀请社会各界名家名流和精英人士共13人,出任“我为长丰龙虾代言”暨长丰造甲双河村旅游扶贫公益大使人选,并由县人大党组副书记薛信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纯俊、县政府副县长方捷、县政协副主席李如海为“十三邀”成员颁发聘书。参加“十三邀”的名家专家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不定期参与当地旅游扶贫公益活动,用他们的智慧与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和旅游扶贫事业,同时为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这也是本届龙虾文化旅游节一大颇具社会意义的亮点。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 记者 范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