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6月29日,颍泉区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区商务局、区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出席发布会,通报了2018年第一季度颍泉区经济运行情况以及颍泉区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计划。

据颍泉区商务局新闻发言人通报,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预期。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9亿元,增长9.1%,增长速度和去年同期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3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8亿元,增长9.6%。
工农商业持续平稳发展,对外贸易止跌回升
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5.6%;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一季度,全区限上商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4.9亿元,其中:城市完成23.9亿元,增长9.3%,乡村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4.0%;一季度,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706万美元,增长49.0%,其中,出口639万美元,增长39.6%。
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居民幸福感提高
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增长28.1%;一季度,全区实现财政收入5,2亿元,增长22.7%。一季度,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31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58元,增长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3元,增长10.5%;居民价格指数为102.3%,较上年同期增长2.3个百分点。
颍泉区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通报了颍泉区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计划,根据《阜阳市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实施方案》,结合颍泉区实际,颍泉区政府制定了颍泉区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计划。
从今年开始,颍泉区决定利用3年时间,新建改造城区12个菜市场。 通过改造现有菜市场、新建配套菜市场、淘汰露天菜市场、取缔骑路菜市场等方式,颍泉区彻底改变城区农贸市场脏乱差、配置不足、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全面建成标准化菜市场,实现城区菜市场形象统一化、环境整洁化、布局合理化、功能完善化。
据了解,据悉,新建改造的12个菜市场按照8至15分钟生活服务圈的理念进行布局。其中,中市街道办事处共设立7处,分别为新世纪、甜水井、泉北、界首路、李老庄、白庙、商贸城农贸市场;循环园区设立4处,分别为潘寨、渡口、抱龙、佳海农贸市场;周棚办事处设立1处,为周棚农贸市场。全部建设任务计划2020年前完成,其中今年将启动实施新世纪、甜水井、泉北、潘寨、渡口等5个农贸市场的建设工作,年底前可完成新世纪、甜水井、潘寨3个农贸市场的建设任务。
为保障农贸市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分别在设立专项资金、实施配套奖励、保障建设用地、落实配套措施、加强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给予支持。其中,对纳入市区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布点规划,按照标准和时限完成建设改造任务的农贸市场,经验收合格获得市级奖励后,按照市级奖励金额的150%给予投资方一次性配套奖励。同时,支持利用符合条件的公用绿地、公园游园等地下空间和企业废弃厂房、仓库及空闲用地建设农贸市场。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 张天峰 记者 杨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