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讯 有志者事竟成,说的就是有志向的人,通过拼搏、奋斗,终究会成功。谯城区淝河镇四李村的罗文辉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靠着自身的努力,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成就了一番事业。
每天一大早,罗文辉就来到自己的养殖场里,查看场里的小兔有没有出现问题。
罗文辉说,之前他也是一个乐观的大男孩,18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左胳膊被截肢了,从那以后整个人变得消沉了。
2011年,罗文辉成家了,女儿的到来让他尝到了初为人父的喜悦,也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2014年,村里得知罗文辉的情况以后,把他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贫困户,罗文辉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摆脱贫困,罗文辉每天都在网上查看哪个行业他可以做。
一次偶然的机会,罗文辉看到电视上正在播放养殖兔子的新闻,他认为这是一个脱贫的好机会,因为养殖兔子管理起来比较简单,自己肯定能胜任。
就这样,罗文辉在家养起了兔子。因为没有经验,他第一批只养了二十来只。没想到当年养殖兔子的效益不错,到了年底,罗文辉的收入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
脱贫之后罗文辉并没有止步,而是建起了养殖场,扩大了规模。
现在他的养殖场已经发展到年出栏2万只,种兔达到1千只,纯利润二十多万元。
“虽说罗文辉是位残疾人,但是他吃苦能干,给贫困户树立了一个榜样。”谯城区淝河镇四李村村委委员王芳告诉记者。
罗文辉说,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愿做的残疾人,成为一个规模养殖场的领头人,除了政府精准的扶贫政策外,更重要是自己转变思想,愿意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脱贫致富。
(掌上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