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讯 为及时、高效、便捷地处理涉及欠薪的农民工争议案件,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区人社局多举措扎实做好农民工工资维权工作。
一、日常化监管,防患未然。区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大队接到农民工维权案件,第一时间与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各班组沟通,详细了解案情,进行立案登记,及时做好证据保存、稳定情绪等工作。深入企业工作现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全区农民工工资支付业务培训,将违法案件处理和政策宣传相结合,注重用人单位法律意识与监管部门业务能力双提升。通过对农民工考勤记录、单位职工花名册、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建设、用工实名登记情况等开展日常巡视检查,将劳资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已巡视检查60余家建筑企业,共涉及7000余名农民工。
二、数据化管理,抓早抓小。“抓早抓小,治病于未发之前”,依托建筑领域农民工实名登记及工资支付监管平台、谯城区劳动用工管理信息系统等,全区102家建筑施工企业开通了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实名登记17308人,平台上线率达90%。本年度办理缴纳农民工保障金42笔,累计缴纳了14759.6万元。持续推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以省市区三级互通的劳动监察管理信息系统为抓手,以各乡镇人社所所长为劳动监察网格化责任人,助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
三、严格化执法,一追到底。区人社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劳动用工备案1858家,及时了解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和劳动合同签订的时时情况,为人事劳动工资维权工作做到可询可诉。截至目前,区人事争议劳动仲裁院调解工资维权案件21起,涉及资金15万余元。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交公安机关4起,拘捕嫌疑人2人,涉及农民工356人,涉及资金975万元。区劳动监察综合执法大队立案处理154起(包括春节期间集中办公案件),涉及人数2917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5618.98万元,切实保障了农民的“血汗钱”,有效避免了群体事件的发生。
(区人社局 卞德庆、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