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共青团谯城区委、亳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圆梦婚纱摄影开展的“青春扶贫 为爱留影”公益摄影乡村行继续前行,公益团队走村入户,正在为谯城区各乡镇贫困户免费拍婚纱照或全家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家庭。
认识一个月结婚?嗯,是的!用现在的话说,这叫“闪婚”。小编见过“闪婚”,但觉得能幸福过一辈子,这才真的叫缘分。
前几天,小编就遇到了这样有缘分的一对老夫妻。
上世纪六零年代的某一天,经亲戚介绍,陈广明认识了相差五岁的胡秀荣。一个月后,他们结婚了,几间土房子、一身新衣服成了新人的全部家当。
两个人处得好,整个村里的人都是知道的,即便在一贫如洗的日子里,也是如此。就拿种地来说,陈广明很少让胡秀荣干地里的农活,尤其是背喷雾器打药,扛粮食这样的重活儿。胡秀荣对陈广明也是知冷知热,她主动地承担起所有的家务,认为“屋里”的活儿本该属于妇女。男主外女主内,界限似乎很分明,却谁也没有怨言。
五十多年来,一向如此。
今年的棉花收成不错,从种到收,陈广明把所有的活儿都给包了。
陈广明开心地在摘自家种的已成熟的丝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目标”,农民也不例外。老两口共同的理想便是能把庄稼种好,把生活过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人的身体大不如前,劳动力渐渐减弱。胡秀荣的身体更是糟糕,需要长期吃药才能维持,这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4年,老两口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享受各种补贴和优惠政策。
2017年,家里的房屋进行了危房改造。
2017年,成功脱贫。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发生着变化,老两口又恢复了精气神儿,盘算着往后的生活该怎么往好里过。
别说是老人了,就是现在的年轻人,穿这么正式的衣服拍婚纱照,多少还是有些拘谨的。
乡下人是朴实的,常常羞于表达。他们会用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方式倾诉内心——那就是只会用行动表示。这种质朴的爱,犹如生长在黄土地上那一垄垄沉甸甸的麦穗,成熟而饱满,真实而没有虚伪,即便落在地上,照样发出新芽,随着日升日落,在皖北大地上生生不息。(来源:掌上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