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讯 由共青团谯城区委、亳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圆梦婚纱摄影开展的“青春扶贫 为爱留影”公益摄影乡村行继续前行,公益团队走村入户,正在为谯城区各乡镇贫困户免费拍婚纱照或全家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家庭。
2003年那一年,农村青年单风龙25岁,周红燕22岁。经人介绍,两位校友经过短暂了解,正式以男女朋友相处。周红燕觉得单风龙老实稳重、人靠得住,便于当年嫁给了他。
婚后,周红燕继续在家务农。单风龙则和其他年轻人一起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在无锡手机壳制造厂的工作,每个月能有三千多块钱的薪水,在那个年代,这笔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因为路途遥远,他一年也只能回来两三次。年深日久,思家心切。虽说妻儿老小都指着他挣钱过日子,可“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穷窝”,顾家的单风龙后来还是决定回到谯城,好歹这是家啊!
日子就像村里池水一样平静。夫妻俩走过了春,走过了秋,走过了14年。
一家四口的生活,在2017年彻底发生了改变。
有一段时间,周红燕经常闹肚子,腹泻的状况甚至持续了半年,吃药打针怎么治疗都没有效果。不能再拖了,丈夫带着她到市医院做了一个肠镜检查,最终确诊为直肠癌!
做手术、后期康复费用......20多万元的积蓄陆续花光。到现在,一家人还欠着亲戚朋友近8万元的外债。
日常在家,单风龙“承包”了所有的家务。
“有时间的话,就到街上干点零活,一天能挣个一百来块钱。但不是每天都能接到活儿,即使有活儿也不是每天都有时间去干。”为了照顾妻子,挣钱养家,单风龙干零活也只能“打游击”。一个月30天,有20天左右的时间都要带着妻子在城里住院。这样以来,家庭收入就很不稳定,往往一个月挣的钱根本就不够全家日常开支。
正在上初中三年级的14岁女儿单晓雅成绩优异,上学期,又一次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
上小学三年级8岁的儿子单祥泊在检查暑假作业。
父母年纪已大,身体状况也很不好。尽管这样,还是常常利用空闲,来儿子儿媳家里看望。不能赡养父母,反而还要父母操心,这让单风龙充满内疚。
夫妻两人恩爱有加,如果不是因病致贫,他们的生活会是另一番景象。
现在妻子情况稳定,不需要到城里住院了。单风龙每天5点钟天不亮就起来,把饭简单做好,放在锅里,留给还在熟睡中的妻子和孩子们。早晨6点钟出去打零工,晚上回家。里里外外,单风龙承担起大部分家事,体现出一个男人的全部担当。
全家第一张全家福。这将是他们家最为珍视的一张照片。
单风龙说,无论怎样,只要全家人在一起,这比啥都重要。
多年以后,孩子们长大成人,是否还记得这个贫困家庭曾经的境遇?面对将来可能面对的多舛命运,是否能够学会爸爸妈妈的坚强?
今年,单风龙家被纳入贫困户。按照“351+180”脱贫的兜底政策,周红燕到医院看病时,能报销大部分的医疗费,极大缓解了经济压力。接下来,政府还将采取更多措施帮助这个家庭脱贫解困。(来源:掌上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