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 “这里是亳州,千万别读毫;这个古城的故事,听我来说道。这里是亳州,千万别读毫,它在安徽西北角,汇聚全球中药……”5月17日上午,安徽省亳州市的亳州晚报社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听完这首歌,你要再不认识亳(bó)州!那就不是味了~》稿件,对亳州晚报社两位记者创作的“神曲”《这里是亳州》进行了报道,随后便很快刷爆朋友圈,至5月19日上午,点力量已突破了9万。
《这里是亳州》由亳州晚报社融媒体工作室两位年轻的记者李庆亮、蒋海涛联合创作。
作品采用说唱的方式,对亳州的历史文化、城市特色、风土人情等进行了介绍,作品风格轻松活泼,内容朗朗上口、便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不再误读亳州名字的同时,直观了解亳州的历史文化和新的发展变化,展现了新时代新城新貌。
据李庆亮介绍,该作品从创意到写词、录音、剪辑,仅用了一天时间。创作该歌曲的起因是经常听到有人把亳州读成毫州,这对于所有亳州人来说,都会感到很尴尬;让更多的人读准亳州、了解亳州,是媒体人的职责,于是便创作了这首歌。
作品于5月17日上午发布后,瞬间刷爆了亳州人的朋友圈,不到一个小时,点击量便突破了一万;当晚12点时,点击量突破了7万;19日上午9时许,点击量突破了10万+。同时,网上该视频的点击量,于5月19日上午便达到了11万次。
亳州晚报社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收到400多条留言,绝大多数留言对该作品高度评价。
5月18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周建国教授通过微信与创作者之一蒋海涛联系,希望将作品作为城市品牌传播的创新案例,在大学课堂上向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讲解。
作品最后唱道:“这里是亳州,千万别读毫;奋力走在新时代,跨越和赶超。这里是亳州,千万别读毫;感谢转发加点赞,为亳州打CALL!”激昂的音乐和嘹亮的声音,为听到这首歌多人传递了慢慢的正能量。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出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创作更多优秀的融媒体产品,激发每一位参与创作者的潜能与思维,以此来提升融媒体工作室的品牌影响力。”李庆亮介绍说。
来源:亳州晚报记者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