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安徽省银行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安徽银监局于2018年3月开始在全省银行业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活动紧扣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的金融工作主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为目的、以提高银行业监管能力为手段,努力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新动能。
安徽银监局3月初制定印发了《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方案明确以五大重点任务为抓手,争取在三年时间内,使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硬约束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提高银行业依法合规经营能力。推进合规文化建设,营造“人人学法规、人人讲法规、人人守法规”的氛围。改进合规绩效考评,纠正“重规模扩张、轻合规管理”的行为。开展合规风险排查,逐笔逐户排查违规点和风险点。加强合规政策执行,严格问责追究。不断提高银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提高银行业高质量发展能力。要摸清风险底数,对存在隐患的重点区域、重点机构、重点客户、重点授信加大排查力度。要防控重点风险,对监管部门系列专项治理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形成“整改-评估-整改”的工作机制。要科学处置风险,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注重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引导各类机构指标全面向好。力争在2018年使市场乱象高发频发的态势得到遏制,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三是提高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力。加大对安徽省“三重一创”等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投入力度,有效支持安徽省重大战略。出台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指导意见,有效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工作目标,有效支持薄弱领域。探索建立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监测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四是提高银行业改革转型能力。稳妥设立、培育、引入各类机构,持续丰富银行体系。制定科学发展战略,谋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及路径。优化传统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不断探索推动业务转型。完善治理结构和绩效考核体系,不断推进管理转型。努力建设战略定位清晰、整体风险可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金融企业,促进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业体系。五是提高银行业监管工作能力。坚持为民监管、依法监管、严格监管、公正监管,通过推进监管机制科学化、坚持监管引领制度化、增强监管联动常态化、实现内部管理精细化,做实基础工作,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持续促进监管效能提高。
安徽银监局依照方案已全面启动“质量提升年活动”各项工作。一是围绕五项重点任务,制定了包括促进县域金融发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创新发展在内的70项重点工作事项和包括全力防控信用风险、着力压缩同业投资和丰富银行市场格局在内的137项重点监管工作事项。二是拟定了10条活动宣传标语,组织各机构在所有营业网点通过电子屏幕或悬挂横幅进行宣传,并要求各机构与合作媒体开辟“质量提升年活动”专栏,刊登活动动态,发表主要负责人署名文章。三是结合现场检查、监管走访等方式对辖内机构机构召开部署动员会议、制定方案、活动宣传等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四是各分局逐步组织辖内银行业机构从业人员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切实强化银行从业人员依法合规经营能力理念。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有序开展各项活动。省银行业协会邀请14家媒体代表进行座谈,就如何做好“质量提升年活动”建言献策;各银行业机构按照活动方案逐步对业务制度合规性进行评估和完善,部分机构对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开展了约930次合规政策培训,受训员工约8.1万人次;并围绕提升发展质量,结合市场乱象治理,陆续开展风险排查。
下一步,安徽银监局将继续全方位推进“质量提升年活动”,坚持把“质量提升年活动”作为2018年工作重要抓手,始终将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不断推动质量提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全面提高银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孕育新动能。(安徽银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