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我通过小额贷款加入猕猴桃合作社,每年可分红3000多元,在种植基地务工每天又可以得到100元。外加土地流转、光伏发电、养殖业的收益,每年固定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太湖县小池镇红星村一名叶姓村民告诉记者,45岁的他原本在上海务工,得知村里产业扶贫政策好,同时可以照顾妻儿,他便选择回到了村里。
2017年是红星村整村脱贫出列年,该村紧紧扭住“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这个“牛鼻子”, 作为挖掘村级内生动力的根本任务来抓,大力发展产业,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红星乡村生态旅游,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统筹推进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
“党建+产业” “造血”拔穷根
无资金、无技术、无门路,这是许多贫困劳动力难以摘去“贫困帽”的重要原因。而在红星村,土地扭转费、小额贷款、种苗免费发放、技术培训、合作社分红、基地务工等扶贫政策,让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回到家乡,脱离贫困。
目前,红星村与龙头企业合作,通过能人带动、基地示范,村集体建立了3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引导农户与企业建立猕猴桃种植基地170亩。同时,成立了合盈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村社一体+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用农发财政资金斥资入股,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受益分红。
“我们村海拔高,土壤成弱酸性,而山区交通运输成本高,很适合高附加值的猕猴桃种植。”红星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方志金对产业扶贫的政策信心满满,就猕猴桃种植一项预计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户均年增收8000元。同时,红星村农业产业已形成了猕猴桃、苗木花卉、高山蔬菜、土鸡牛羊四大板块,“村集体收入也有了四方面的稳定来源。”
红星村坚持将“支部建在产业上”,围绕四大板块设置4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每个支部发展一个产业,每个党小组承领一个项目,以党建凝聚民心,引领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党建+旅游” 乡村振兴不是梦
7月24日,安徽文旅投资集团与省中旅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共赴省委组织部选派扶贫村——太湖县小池镇红星村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考察,与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就红星村的旅游发展规划进行座谈交流,对景点规划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
虽然正值三伏天,炎夏酷暑,但在红星村古茶亭内、玉皇尖上,迎面扑来的仍是春天般的凉爽气息。方志金向记者介绍,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红星乡村生态旅游,红星村围绕老村部改造建设红星民宿,建设猕猴桃采摘园、示范园,开发古茶亭、古遗址、古战杨及叶派故居等人文景点。
“目前,红星民宿已经完成了外部改造,改造完工之后,可供数百人用餐、休闲、住宿。另外,村里也规划了停车场。”方志金激动地说。
“红星村人杰地灵,山川秀美,北与天柱山相望,南与花亭湖相映,与五千年文博园相邻。红星村旅游资源可谓相当丰富,适合发展全域旅游,融入整个太湖县。”安徽文旅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刘奎在实地勘查了红星村整体情况之后如是说。
刘奎告诉记者,安徽文旅投资集团与省中旅还将选派专业团队为红星村高定位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充分挖掘红星村自然及人文资源,打造具有红星特色的旅游线路,发展生态旅游特色产业链,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带动乡村传统农业、民宿等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振兴。
李晓雯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 记者 张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