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从合肥回到潜山,看望年近九十岁的老母亲,我总是先去小弟的盆景园。因为小弟打理盆景园时,都会把老妈妈带在身边。母亲也似乎乐意待在盆景园里,跟那些赏心悦目的盆景在一起,母亲显得格外轻松愉快。
在潜山市区西门外,潜河北岸,通往天柱山的公路边,小弟租用一户闲置的农家院,利用河边肥沃的黑沙土栽培适宜本土生长的草本、木本植物,做成一个颇有意趣的盆景园。不大的农家院里却育了大大小小几百盆盆景,每个盆景各具情态,摆放得错落有致,其中松树盆景约占一半。每当我凝视那些松树盆景时,内心总被一种独特的美所触动。它们形态简洁,线条硬朗,安静沉稳中透着坚忍不拔,古朴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岁月的痕迹如刀刻斧斫般留在苍老的松树桩上,那一道道纹理、一个个疤痕,仿佛在无声地诉说,讲述着它们所经历的风雨和沧桑。
看着这些松树桩,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身边的老母亲。在我的眼里,老母亲就如同这苍劲的松树老桩一般深厚沉稳。她走过了近九十年的风雨人生路,青春年华早已远去,她的生命不再有曾经的繁茂和旺盛,但她脸上每一道皱纹、头上每一根银丝,都如同松树桩上皴裂的纹理,记录着发生在漫长岁月里的故事,承载着生活的重量。
可以说,母亲的一生,充满着坎坷与艰辛。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她含辛茹苦地拉扯着我们几个儿女长大。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她,反而磨炼出她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记忆中,母亲从未向艰难的生活低过头。如今,看上去她就像一棵古老的松树桩子。苍老的容颜是一本厚重的书,书写了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的风吹雨打。根在泥土,老而弥坚,斑驳的外表下仍有一颗顽强的心灵。我最感欣慰的是,母亲虽已暮年,却依然身体康健,头脑清晰。每天跟儿孙们一样吃饭,偶尔家里来了客人,她在桌上还能高高兴兴地喝上几杯酒。在九十岁生日前,母亲还为每个孩子家都赠送一块千针万线亲手绣成的十字绣匾,表达对儿孙们的祝愿和希望。我家墙上挂的那块“家和万事兴”的绣匾就是老母亲的作品,它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座右铭。最让四邻和亲友们惊叹不已的是,母亲竟然不用戴老花眼镜就能穿绣花针引线绣花。常有邻居老年朋友请她做寿鞋且在鞋上绣花,她竟能一回回满足人家心愿。我们这些儿子儿媳以及她的孙辈、曾孙辈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穿过她做的手工布鞋,有单鞋、有棉鞋。闲暇没事,她还帮着小儿子在盆景园里修修枝、浇浇水,在轻微的劳作中舒展筋骨。
松树,自古以来就是长寿和坚韧的象征。我衷心地祝愿老母亲能像我心目中那些古老的松树一样,安坐在那所车水马龙的大路边的小院里,在这喧嚣纷扰的世界中,稳稳守住她内心向来拥有的那份宁静与平和。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母亲就是我们全家人心中一宝。离开合肥,待在家乡,多数时间里,年近古稀的我总是陪伴在耄耋老母亲身边,跟她说说话。这不,就在刚才,在小弟的盆景园里,我正与母亲缓缓踱步,有一句没一句漫无主题地闲聊呢。待在母亲身边,我总会深切感受到她那历经岁月磨砺却依然矍铄鲜亮的精神。某一刻,我仿佛完全明白了生活的真谛,那便是在漫长的岁月流转中,我们都该坚守初心,传承坚韧,让爱与希望源源不断,延续永远。愿时光温柔,岁月和缓,我年迈的母亲住在几百里外家乡一个温暖平静的小院里,无病无忧,健康长寿。
操良玉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