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柔性执法传递法治温度

2023-02-23 20:29:49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小凡   

车主的纸条留言:“警察同志,父亲病重需要转院,时间紧迫,实在是没有合适的车位不得已才在此停车,还望理解。”

交警的温馨提示单:“祝您父亲早日康复!”

近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一位车主的纸条留言和交警开出的特殊“罚单”——“温馨提示单”同框出现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关注和热议,广大网友纷纷为交警的柔性执法点赞。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固然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严格执法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执法行为都是简单地“一抓了之”“一罚了之”。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面对失范行为,“一抓了之”“一罚了之”看起来是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刚性,但社会效果不一定尽如人意。柔性执法坚持张弛有度、宽严相济、情理法相统一,是用更柔性的姿态、更人性化的举措来执法,不仅是对法律的守卫,也是对失范者的循循善诱,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现实生活中,柔性执法往往针对的是轻微违法行为,失范者大都没有很强的主观恶性,而是源于“习惯成自然”的无禁忌、无意识,或者一些紧急情况的“事出有因”。柔性执法的意义,不仅在于用一种更灵活的方式去执法,也在于传递出一份宝贵的信任和教化——对人们的无心之失给予合法尺度内的容错空间,同时教育人们自觉主动地对失范行为纠偏改过。这种执法方式,恰恰是以一种柔性的方式传递法治的温度,以一种温润的姿态彰显法治的刚性。

柔性执法对执法者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执法者不仅要全面准确掌握法律法规的立意和原旨,还要在执法活动中充分地站在群众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把握执法尺度和传递法治温度中找到最佳结合点,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到实处。例如,针对路边的小贩、流动的摊位,一些地方采取划区域摆摊、限时段经营等举措,既维护了交通秩序、市容市貌,也保障了群众的经营,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行更多的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必将在全社会更加牢固地树立起来,人民群众必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法治获得感。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3日 19 版)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重视新农人的新需求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