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培育冬捕经济 释放带动效应

2023-01-08 10:32:26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李进   

“一年的鲜味全在馅里喽!”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渔场大院内,一排房屋挂着大红灯笼,屋内传来爽朗的谈笑声。进门,只见50多岁的徐艳洋和10多名姐妹正忙着包鱼肉饺子。

鱼肉来自20公里外的哈尔淖水库。冬捕出冰的鲜鱼运到渔场场区,筛选出鲜嫩、刺少的用于加工水饺。哈尔淖水库是镇赉县最大的渔业基地,不到一个月的冬捕季,可收获60万斤有机鲜鱼。

每年开春起,徐艳洋便在渔场鱼种站养殖鱼苗,直到秋天鱼苗投入哈尔淖水库。自从有了鱼肉加工项目,对徐艳洋来说,往年的“冬闲”成了“冬忙”。

“昨晚,大伙为了赶订单任务,加班到晚上10点多。刚才,已将150箱纯手工水饺打包好,马上快递发往各地。”这个冬捕季,徐艳洋和大伙要完成1000多箱的订单,每人可因此收入7000多元。

近年来,镇赉县把握冰雪旅游发展机遇,打响哈尔淖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推动养殖、加工和渔猎文化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冬捕经济。

在紧邻哈尔淖水库的大屯镇,59岁的王明忠经营着250平方米的渔家乐。“你看,30缸大酱已经炖完了,就剩这10缸。”王明忠带记者来到后院,指着一排大酱缸说,“我家每年用2000斤黄豆做40缸大酱,专门用来炖鱼,咱店目前已从渔场购进12万多斤鱼。”

连日来,吉林各地冬捕节同步启动,查干湖、哈尔淖、月亮泡……“冰湖腾鱼”的盛景吸引了大量游客。释放冬捕带动效应,吉林省正加快推进冬捕经济带建设。

“咱哈尔淖冬捕节旅游项目包括冰上观网、滑冰等。”镇赉县渔场相关负责人吕长明说,“开幕当日接待游客2万人,销售哈尔淖鲜鱼3万斤,实现产值30余万元。”

驱车赶往哈尔淖水库,一路上白雪覆盖的冰面和金黄色的芦苇交错。“这些湿地野泡子,都是近几年由盐碱地恢复而成的。”吕长明说。

“保护好湿地生态,是冬捕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镇赉县委负责同志介绍,以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对盐碱地的绿色治理,增加湿地、草原、水面及农田灌溉面积,2022年全县渔业产值达到4.38亿元。

“哈尔淖鲜鱼卖得越来越好啦。就说胖头鱼吧,20斤以上的,早些年每斤才三五元,现在出厂价都18元了。”这天的冬捕鱼刚出网,王明忠和员工就赶到渔场抢购,“随着冬捕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冷资源正在变成热经济。”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