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副刊 > 正文

“吃春”时节掐苜蓿

2023-03-09 10:55:3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踏着难得的春光,我跟婆婆、儿子一块去郊外“微旅”。路过一座石拱桥时,桥头有一个小小的菜摊,塑料布上除了寻常的菜蔬,还摆放着一把把被太阳晒蔫了的苜蓿。儿子见了,指着问我是什么菜,怎么吃?我说它叫苜蓿,不是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是奶牛的优质饲料。“我不信,给牛吃的东西,咋还扎成把卖呀?”儿子皱起了眉头。“还不是因为它比人吃的某些菜更好吃,更绿色健康呗!”正准备买一把苜蓿让儿子尝尝鲜,婆婆却拦住我说:“先别买了,下午我领你俩掐苜蓿芽去,河边还有不少呐,吃起来更新鲜!”

对于苜蓿,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当属三年前去甘肃某县采风时的画面:一道道山沟里遍野青绿的苜蓿,立足在小溪边的,扎根于石缝里的;迎风挺直腰杆的,才从土里探出头的;三片叶子的,四片叶子的,在和煦的春风里轻踮脚尖微微起舞,洋洋洒洒。此时的苜蓿,给牲畜作饲料还嫩得很,且鲜草含有轻微毒素,所以很少有牛羊放牧,更多的是三三两两的当地乡亲手拿布袋,或蹲坐或弯腰掐苜蓿芽准备“吃春”。

所谓“吃春”,即在春天食用时令野菜。经过蒸制的苜蓿芽,比面条棵、荠菜、苦菜、灰灰菜、猪毛菜等野菜更可口,也更富有营养。其实,由于苜蓿类似韭菜一年可以收获好几茬,所以春夏两季,甚至初秋均可食用。小时常听家里的老人讲,在那些青黄不接的岁月里,苜蓿不是用来采的,而是用来“偷”的,以往的大户人家为了饲养牲畜,都会挑选一块产粮最低的田地种植苜蓿,因为苜蓿不但耐旱耐碱,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夜半时分,饿得前心贴后背的乡邻们,便悄无声息地汇合成一群,挎着竹篮,到苜蓿地里去掐苜蓿,如果不被发现等满了篮子便兴冲冲地回家了,倘若被看地人发现了,只能落荒而逃,据说为此而崴伤脚的人还不在少数。

婆婆带我们去的地方,果然长有不少苜蓿,淡绿的叶片隐在树荫下,或三五棵一簇,或稀稀拉拉一片。掐着苜蓿,最开心的当属馋嘴的儿子,因为婆婆告诉他,苜蓿芽除了打湿后撒上面粉蒸着吃,还可以凉拌,或是揉在面里,擀成面条,烙成绿莹莹的饼子。掐了满满一方便袋时,我怕婆婆老是蹲着腿脚受不了,便说不少了,足够吃一顿的量了。婆婆说再掐一袋吧,邻家的老嫂子有高血压,掐一袋给她送去,说不定真如电视上说的能有所缓解呢。

回家路上,我们拎着两大袋子苜蓿芽,一路闲聊,一路欢笑。我暗自思索,这沉甸甸的苜蓿芽,带给我们的已不单单是营养可口、绿色健康的时令美食,更是弥漫在家庭邻里间的无限亲情和温馨。

山东阳谷 任蓉华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弥补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